旨意刚传下,司天监的紧急汛情预警便传遍江南——暴雨云层已在江南上空完全成型,预计酉时前后将率先在杭州、绍兴两地降下,夜间蔓延至整个江南,降雨量或将突破历史极值,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短时强降雨与雷暴天气。
“陛下,杭州府传来消息,已有零星小雨落下,百姓们正按转移路线前往安置点。”侍卫拿着最新的汛情通报,语气凝重。
叶尘抬头望向天空,镇江的天空也已阴沉下来,零星的雨点开始砸在堤面上,溅起细小的水花。他深吸一口气,对秦风传讯:“命越野车队伍优先协助老弱妇孺转移,确保酉时前所有低洼地区百姓全部撤离至安全地带;通知各地工匠,携带工具在堤岸旁待命,一旦出现险情,即刻抢修。”
四、申时转移终完成,帝王巡堤慰民心
申时过半,江南各地的百姓转移工作基本完成——杭州府共转移百姓三万余人,绍兴曹娥江沿岸转移两万余人,台州、温州等地的低洼村落百姓也已全部安置到位。叶尘启动瞬移,先后前往杭州、绍兴、台州三地的安置点查看。
在杭州府最大的安置点——城东粮仓改造的临时避难所内,老人们坐在铺着稻草的地铺上,孩子们围着发放食物的衙役叽叽喳喳,医官们正为一位咳嗽的老者诊脉。叶尘走进避难所,拿起一个刚蒸好的馒头,递给身旁的孩子:“吃饱了,就不怕下雨了。”
孩子接过馒头,怯生生地说:“谢谢陛下,爹娘说,有陛下在,我们的家不会被淹。”
叶尘摸了摸孩子的头,心中一暖。他走到避难所的负责人面前,叮嘱道:“每顿饭都要保证热乎,夜间注意保暖,有任何需求,第一时间上报。”
随后,他又瞬移至绍兴曹娥江堤岸——此时,雨点已越来越密,江面上的风浪逐渐变大,堤岸旁的工匠们披着蓑衣,手持工具严阵以待。叶尘走到一位老工匠身边,看着他手中的铁锤:“老师傅,辛苦您了。”
老工匠抹了把脸上的雨水,笑着说:“陛下为了咱们百姓,连日奔波,比我们辛苦多了!有这牢固的堤坝,有陛下在,再大的雨我们也不怕!”
申时末,叶尘回到镇江江堤——秦风已带着部分越野车队伍赶来,车斗里的连发枪整齐码放,侍卫们正穿着雨衣,在堤岸旁巡逻。“陛下,各地转移工作已完成,所有堤段均有官员与工匠值守,救灾物资充足。”秦风躬身汇报。
叶尘点头,目光投向江面——雨点密集地砸在江面上,激起层层涟漪,江水的水位已开始缓慢上涨。他知道,一场与洪峰的硬仗,即将打响。
五、酉时暴雨终至,江河堤岸迎首战
酉时整,随着一声惊雷炸响,杭州、绍兴两地的暴雨倾盆而下——豆大的雨点密集地砸在屋顶、堤岸、路面上,发出“噼里啪啦”的声响,视线瞬间被雨幕模糊,能见度不足十米。半个时辰后,暴雨蔓延至镇江、扬州等地,江南大地彻底被笼罩在雨幕之中。
叶尘站在镇江江堤的了望塔上,手持望远镜查看江面——江水的上涨速度明显加快,原本裸露的河床已被完全淹没,浪头拍打着堤岸,发出“轰隆”的巨响。“陛下,江水位已超出警戒水位半尺,仍在上涨!”身旁的侍卫大声汇报,声音被雨声淹没大半。
叶尘放下望远镜,对秦风说:“让堤岸内侧的工匠们做好准备,一旦出现管涌或渗漏,立刻用沙袋封堵;通知下游的扬州府,密切关注江水流量,随时准备开启排水闸。”
“遵旨!”秦风立刻通过传讯设备下达指令。
此时,各地的汛情汇报陆续传来:杭州西湖堤坝暂未出现险情,排水孔排水顺畅;绍兴曹娥江堤岸有两处出现轻微渗漏,工匠们已用沙袋堵住;台州灵江堤坝的临时排水沟发挥作用,雨水顺利排入江中;温州瓯江堤坝的风浪较大,但堤身稳固,无异常情况。
叶尘站在了望塔上,任凭雨水打湿衣衫,目光坚定地望着江面。他知道,这只是暴雨的开始,接下来的十几个时辰,才是对江南所有防洪工程的最终考验。但他心中没有丝毫畏惧——有牢固的堤坝,有忠诚的官员与工匠,有同心协力的百姓,还有随时待命的越野车队伍与连发枪,无论洪峰有多凶猛,他们都能守住这江南河山,守住百姓的家园。
雨幕中,镇江江堤上的灯火次第亮起,与江面上的浪头、天空中的惊雷,共同构成一幅紧张却坚定的备战图景。一场关乎千万百姓安危的洪峰之战,正式拉开帷幕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