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带着八位嫂嫂流放 > 第203章 凯旋登州审倭首,东线筑疆启新程

第203章 凯旋登州审倭首,东线筑疆启新程(2 / 2)

2. 民生设施建设:由叶昭负责,调派中原工匠,在东线岛建造中原风格的四合院——屋顶覆青瓦,屋檐雕牡丹与龙纹,每户配备曲辕犁、纺纱机;修建学堂与医馆,学堂教中原文字与礼仪,医馆用中原医术为百姓治病;开凿水井、修建蓄水池,解决饮水问题。

3. 百姓迁移与开垦:由叶澜负责,从登州、泉州等地,组织五万百姓迁移至东线岛——优先安排曾遭倭寇劫掠的家庭,分配土地与房屋;提供种子、农具与粮食,指导百姓开垦荒地,种植水稻、蔬菜与果树;发展渔业,打造渔港,让百姓安居乐业。

4. 商贸与文化建设:由叶恒负责,在东线岛修建集市与码头,开通与中原内陆的海上贸易航线;修建“靖海祠”,供奉伐倭牺牲的将士,让百姓与士兵缅怀英烈;每座岛屿设立“中原文化坊”,传播中原的礼仪、习俗与技艺,彻底抹去倭寇的痕迹。

叶尘看着规划,语气坚定:“三年之内,我要让东线岛焕然一新,成为中原海疆的坚固屏障与兴盛之地!将士们负责守疆,百姓们负责兴邦,君臣同心,定能完成此业!”

文武百官齐声应和:“臣等遵旨!”

四、将士驻岛固防线,百姓迁疆启新篇

二月初十,叶峰率三千驻岛士兵,乘坐战舰前往东线岛。士兵们带着玄铁桩、火炮与建材,抵达岛屿后,立刻开始修建防御工事——在东礁岛的制高点,玄铁箭楼的地基被挖得深达五米,士兵们肩扛手抬,将沉重的玄铁桩砸进地里;在黑礁岛的海岸线,青灰色石堤一天天延长,“中原东线”四个大字被工匠们精心雕刻,每一笔都苍劲有力。

与此同时,叶昭率工匠与百姓,开始迁移与建设。五万百姓乘坐运输船,带着家当与希望,抵达东线岛——曾遭倭寇劫掠的李阿婆,分到了一座四合院,院子里有菜园与水井,她摸着崭新的门窗,眼泪止不住地流:“终于有家了,再也不用怕倭寇了!”

工匠们按照中原风格,日夜赶工——四合院的青瓦整齐排列,屋檐的牡丹雕刻栩栩如生;学堂的黄色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,孔子石像立在门前,教室内“仁义礼智信”的匾额端正悬挂;医馆的药柜里,摆满了从中原运来的中药,《本草纲目》的图谱挂在墙上,郎中正在为百姓诊病。

百姓们开始开垦土地——年轻力壮的男子扛着曲辕犁,在荒地上翻土;女子们纺纱织布,为家人缝制新衣;孩子们在学堂里读书,朗朗的读书声传遍岛屿。渔港内,渔民们的渔船整齐停泊,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渔网里的鱼虾满仓,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。

五、斩首示众告冤魂,海疆永固靖中原

二月初十午时,登州城楼下,人山人海。龟山丸被押上刑场,脖子上架着玄铁刀。叶尘站在城楼上,望着百姓们,声音传遍全城:“今日,斩倭首龟山丸,告慰所有被倭寇残害的中原百姓!从此,中原海疆,不容外敌侵犯;中原百姓,不容外敌欺凌!”

百姓们齐声欢呼,声音震得城楼的瓦片都在晃动。刽子手举起玄铁刀,寒光一闪,龟山丸的头颅落地,鲜血喷溅。百姓们纷纷扔出石头与菜叶,砸向他的尸体,宣泄着心中的仇恨。

被解救的中原百姓们跪在地上,朝着城楼上的叶尘磕头:“多谢陛下,多谢王师,为我们报仇雪恨了!”

叶尘走下城楼,扶起百姓们,语气温和:“这是我身为中原之主的责任。从今往后,我们要守护好这片土地,让百姓们安居乐业,让中原永远太平。”

夕阳西下,登州城的红灯笼再次挂起,爆竹声此起彼伏。东线岛的方向,炊烟袅袅,与登州的灯火连成一片——那是中原的土地,那是中原的百姓,那是中原海疆永不坠落的希望。

叶尘站在城楼上,望着远处的东海与东线岛,心中满是感慨。掌心的淡金色微光闪烁,系统的声音温和而坚定:“宿主完成伐倭大业,定疆土、安百姓,开启中原海疆兴盛之路,此乃千古功绩。”

叶尘握紧拳头,目光望向更远的大海——他知道,守护中原的路还很长,但只要君臣同心、军民协力,就没有任何困难能阻挡中原的兴盛。
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