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叶峰,你带两队暗卫守好主船队,顺便清点下物资。”叶尘交代道,“等下路过乱石岛,记得去接岛上的人——前日安置的渔民该等急了。”
叶峰刚应下,叶尘已瞬移而去。他没有贸然靠近,先用精神力仔细探查——每艘船约三十丈长,甲板上的倭寇穿着黑色皮甲,手持倭刀与短弩,巡逻时步伐整齐,比昨日遇到的倭寇更精锐。底层货舱里没有俘虏,只有堆得满溢的粮食与布匹,顶层船舱内,三个戴着斗笠的倭寇将领正围着一张桌子,似乎在商议什么。
“先废炮,再清甲板,最后除首领。”叶尘定下策略,瞬移至最右侧船的船尾。炮位旁两名倭寇正擦拭炮身,他趁其不备,精神力瞬间禁锢两人,短刃划过喉咙,尸体被他拖到炮架后隐藏。随后,他用精神力凝成气刃,精准斩断轰石炮的炮绳与发射机关——没有炮绳与机关,这门炮便成了无用的铁疙瘩。
解决完炮位,他摸向甲板。巡逻的十几名倭寇刚转过拐角,就被精神力定在原地,叶尘身影一闪,短刃连挥,倭寇们无声倒地。甲板上的动静惊动了舱内,二十余名倭寇举着倭刀冲出来,却连叶尘的衣角都没碰到,就被精神力禁锢,一一斩落。
顶层船舱的三名将领听到外面没了声响,同时拔出倭刀,背靠背警惕着。叶尘直接瞬移进舱,精神力同时锁住三人——他们挥刀的动作戛然而止,眼中满是难以置信。叶尘懒得与他们纠缠,短刃划过,三颗头颅落地,滚到桌下,将桌上的地图染得通红。
清空三艘船后,叶尘回到主船队方向。此时叶峰已带着人登上乱石岛——八个渔民正坐在沙滩上,望着海面发呆,见中原船只靠近,立刻起身挥舞着手臂。叶峰扔给他们干粮与淡水,笑着用手势示意他们上船,渔民们看懂了意思,激动得泪流满面,连滚带爬地登上小船。
当渔民们在主船上见到叶尘时,纷纷跪地磕头,嘴里说着感激的话,虽带着浓重的海州方言,却满是真诚。叶尘扶起他们,用手势比划着“很快到家”,渔民们连连点头,眼中的不安彻底消散。
三、归帆渐远倭岛影,海疆初定待黎明
新增的三艘倭船与主队汇合后,26艘战船在海面排成整齐的队列,朝着中原疾驰。叶尘站在旗舰船头,精神力最后一次扫过身后海域——5000米内,再也没有倭寇的气息。他回头望去,倭岛的轮廓早已消失在远方的雾霭中,只有天边的晚霞,红得像燃烧的火焰,似在为这场归途的胜利作结。
甲板上,俘虏们渐渐熟络起来。渔民们教商人辨认海鸟,商人则拿出藏在身上的碎银,给孩童们折小玩意儿;暗卫们检查着新缴获的倭刀与轰石炮,时不时用手势与渔民交流船只操控的技巧。老渔民走到叶尘身边,指着远方的海平面,用手比划着“明日此时,就能见登州灯塔”,叶尘笑着点头,心中也泛起归乡的暖意。
他看着甲板上的景象,思绪却飘向了日后的海防——这些缴获的倭船,可改造为中原的海防战船;从倭岛带回的粮食与布匹,能分给被劫掠的百姓;那几张海图,虽文字不通,却能根据标注的航线,摸清倭寇的行踪。这场孤身潜岛的行动,不仅救回了800名俘虏,更断了倭寇短期内劫掠的根基,为沿海安宁争取了时间。
夜色渐浓,甲板上点起了灯笼。昏黄的光映在海面上,连成一条晃动的光路,像是在指引归乡的方向。叶尘站在船头,望着漫天星辰,手中摩挲着那面从倭国王宫带回的御旗——下次再踏足倭岛,定要带着中原的大军,光明正大地将这面旗踩在脚下,为所有死去的百姓报仇。
海风依旧吹着,却没了来时的肃杀,多了几分温柔。26艘战船载着归乡的希望,在东海的浪涛中,朝着中原的方向,稳稳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