与此同时,徐州的矿冶署内,秦峰正对着一堆账本发怒。矿冶署的主事颤颤巍巍地站在一旁,不敢抬头——秦峰刚到徐州,就查到地方官王大人克扣了铁矿工人三成粮饷,还把其中一半送进了自己腰包。
“王大人在哪?”秦峰的声音带着寒意。
“在……在知府衙门赴宴。”主事小声道。
秦峰二话不说,带着十几个士兵直奔知府衙门。此时的知府衙门内,王大人正和几个乡绅喝酒,见到秦峰带着士兵闯进来,顿时慌了神:“秦将军,你这是干什么?”
秦峰拿出账本,扔在桌上,语气冰冷:“王大人,铁矿工人的粮饷被你克扣了三成,你还有心思喝酒?按新政律,贪腐满五十两纹银者罢官抄家,你克扣的粮饷,早已超过了这个数!”
王大人脸色惨白,忙起身辩解:“秦将军,误会!都是误会!那是暂时借用,我马上就还给工人!”
“误会?”秦峰冷笑一声,“工人都快罢工了,你说是误会?来人,把他抓起来,押回帝都吏治司受审!”
士兵们上前,将王大人五花大绑。一旁的乡绅们吓得浑身发抖,没人敢出声——他们没想到,新政刚推行不久,朝廷就敢动徐州的地方官,这股锋芒,让他们心惊胆战。
秦峰处理完王大人的事,立刻让人把克扣的粮饷补发给工人。铁矿的工人们拿到粮饷,纷纷欢呼雀跃,原本低落的士气瞬间高涨,纷纷表示愿意好好干活,早日炼出新课铁。
而在帝都的吏治司,柳若璃刚收到秦峰的禀报,嘴角露出一丝浅笑。林婉儿拿着巡按御史张恒从徐州发来的信,走进来道:“二嫂,张恒说徐州的官员们听说王大人被抓,都吓得连夜自查家产,之前隐瞒的田地和银两,都主动上报了。”
“这就是杀鸡儆猴的效果。”柳若璃道,“沈青薇,你把王大人的案子整理成卷宗,张贴在帝都的城门口,让百姓和官员都看看,新政律法不是摆设!”
沈青薇领命而去。柳若璃看着窗外,心中明白——新政推行,必然会遇到各种阻力,兖州的孙家、徐州的王大人,只是开始。但只要守住“公正”二字,不管是世家还是贪官,都阻挡不了新政的脚步。
此时的兖州清河镇,周明拿着苏瑶的信,再次来到孙家大门前。这一次,他身后跟着兖州知府派来的衙役。管家见势不妙,再也不敢阻拦,只能灰溜溜地去通报孙老爷。周明带着勘田队走进孙家的田地,拿起丈量工具,开始了艰难的勘田工作——新政的齿轮,在遇到阻碍后,不仅没有停下,反而转得更稳了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