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暗流窥伺藏危机
晨雾刚散,黑石寨就已忙活起来。
大嫂苏瑶站在议事厅外的石阶上,手里攥着《内庭事务日报》,目光扫过往来的妇人:“衣物坊今日要送两百套布衣去军营,林晚儿你盯紧些,针脚要密,领口袖口多缝两道线,士兵们训练磨得厉害;吴莲,伙房按苏瑶的单子备餐,伤员的鸡汤要炖足一个时辰,流民的粥里多放些野菜。”
“放心吧大嫂!”林晚儿和吴莲齐声应下,各自朝着工坊和伙房走去。苏瑶翻开日报,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各坊的进度——粮食库存还够三个月,铁器打造完成十分之三,布衣已赶制出五百套,每一项都标注得清清楚楚。她刚要往农田区去看看叶婉清的进度,就见柳若璃抱着一摞账本匆匆走来。
“大嫂,这是昨日的账目,你过目。”柳若璃将红、蓝、黑三本账本递过去,“红本是粮食消耗,昨日军营用了五十石,流民用了三十石;蓝本是铁器,铁匠铺新打出二十把长刀、五十把锄头;黑本是人口,昨天又来投奔了十五个流民,都登记在册,柳若璃已经安排他们去跟着叶婉清种地了。”
苏瑶接过账本翻了翻,见每一笔都记得清晰,点头道:“做得好。对了,贤王的谋士今日就到,你把之前整理的‘黑石寨概况’再核对一遍,别漏了矿脉和盐泉的信息,但也别写得太详细,留个心眼。”
柳若璃应下,抱着账本回了文书阁。苏瑶则朝着农田区走去,远远就看见叶婉清带着几个妇人蹲在田埂上,手里拿着谷种,正在教流民选种。
“选谷种要挑颗粒饱满的,颜色发黑的是坏的,不能用。”叶婉清一边说,一边把好的谷种放进竹篮里,“这块梯田的土要再翻一遍,底下的石子捡干净,不然影响出苗。”她见苏瑶走来,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:“大嫂,沈先生来看过了,说咱们引山泉水浇地的法子可行,已经让人去砍竹子做水管了,过几日就能引水过来。”
“辛苦你了。”苏瑶笑着点头,“注意着些流民的情绪,新来的人可能不习惯,多开导开导。”
与此同时,医帐里也一片忙碌。苏晴正带着两个妇人给伤员换药,她动作轻柔,一边缠绷带一边叮嘱:“这伤口不能碰水,每天来换一次药,别用手抓。”旁边的架子上,整齐摆放着炮制好的草药,柴胡、金银花、甘草分类装在陶罐里,标签上写着药性和用法——这是苏晴和吴氏一起整理的,连刚学草药的妇人都能按标签取药。
“五嫂,山里又采了些新的草药,你看看能不能用。”吴氏抱着一捆草药走进来,上面还沾着露水。苏晴接过,仔细闻了闻,又看了看叶子的形状:“这个是蒲公英,能清热解毒,晒干了存起来;这个是薄荷,夏天泡水喝能解暑,留一些新鲜的给伙房,让吴莲给大家煮水喝。”
而营地的另一侧,沈青薇正带着“内庭护卫队”在围墙巡逻。她穿着利落的短打,腰间别着短刀,目光锐利地扫过周围的树林:“大家都精神点,昨天马三说安亲王的探子在附近晃悠,别让他们靠近营地。”护卫队的妇人都是沈青薇挑的,大多家里有男人在军营,做事格外尽心,手里握着木棍,脚步迈得沉稳。
学堂里,郑蓉正带着少年们读书。“‘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’,这句话说的是百姓们的生活,咱们现在在黑石寨,也是这样,白天干活,晚上休息,才能把日子过好。”她指着课本上的字,一个个教少年们认读,“这个是‘铁’,铁匠铺打出来的长刀就是铁做的;这个是‘粮’,吴莲嫂子做的粥就是用粮食煮的。”少年们听得认真,小脸上满是求知的眼神。
临近午时,贤王的谋士终于到了。叶尘带着苏瑶和柳若璃在寨门口迎接,谋士穿着青色长衫,手里拿着折扇,看起来文质彬彬,眼神却在悄悄打量寨内的景象——他看到了忙碌的工坊,整齐的农田,巡逻的妇人,还有远处高耸的高炉,心中暗自惊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