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多政才率领着三个师团,以及老缅民族军的两个师,浩浩荡荡地通过铁路和公路运输,如同一股蝗虫过境般迅速朝前推进。
他们的目标是腊戌,彻底占领这座,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城市。
他们终于抵达离腊戌仅五十公里的皎梅。大部队这才停下休整。只要前方的第二飞行师团,能够传来好消息。这十万大军便能立刻如猛虎下山般直扑腊戌城,一举消灭占据那里的龙国军队。
然而,命运却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。就在本多政才满怀期待地等待着进攻的命令,一个不幸的消息如晴天霹雳般传来,第二飞行师团遭遇了惨败!
据无线电通讯中的报告,第二飞行师团在与龙国军队的空战中损失惨重,一共损失了六十八架飞机。
这一数字令人震惊,因为这已经占到了第二飞行师团,所拥有飞机数量的二分之一!
面对如此巨大的损失,河边正三司令长官当机立断,下令本多政才在皎梅就地布防,构筑永久性工事,与在腊戍的龙国部队形成长期对峙的局面。
皎梅四周的地形,对防御也十分有利。这里有一条谷特峡谷河,西岸则是丘陵密布。
本多政才毫不犹豫地下令,充分利用这一地理优势,依靠谷特峡谷河,开始大规模修建防御工事。
他迅速地找到了第五十六师团 148 联队,联队长竹山连内大佐。这位竹山大佐在再次应召入伍之前,就是京都大学的一名土木建筑系教授。
本多政才对他的专业能力非常信任,于是毫不犹豫地将整条防御工事的设计和建造,全部交给他负责。
第五十六师团的帝国士兵,都是来自北九洲的矿工。对于在山上挖洞这种事情,他们简直就是驾轻就熟,完全可以说是他们的老本行。
当竹山连内大佐接到这个任务后,他立刻带领着帝国士兵,开始行动起来。又征调了十几万当地的民夫,打造他那完美的防御线。
一时之间,谷特峡谷河西岸的坦达宾山一带,变得异常热闹。
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和嘈杂的声音。士兵们挥舞着工具,奋力地挖掘着山体,为防御工事的建造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孟雷霆发现小鬼子改变了战术,竟然在离腊戌五十公里外的皎梅大肆修建防御工事时,他不敢有丝毫的怠慢。
立刻将这次的战报,以及小鬼子的举动上报给,位于滇省昆明的东南亚战区联合司令部。
史迪威将军看着手中的电报,脸色变得愈发沉重。他心里清楚,龙国远征军的一百个师,至今尚未完成整编和训练。这对于即将到来的战斗来说,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患。
更让史迪威愤怒的是,原本应该配发给这些部队的美式装备,经过层层克扣和挪用,最终只剩一半能够真正到达士兵们的手中。
这些装备本应是提升远征军战斗力的关键,却被国府私自削减并挪用给其他部队,这简直是对战争的不负责任!
然而,在印度英帕尔,接受美式训练的那十个师,却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情况。
他们的训练进展异常顺利,各项指标都达到了预期。这让史迪威感到一丝欣慰,但同时也更加凸显出其他部队的问题。
孟雷霆在战队频道上,发出了一条抱怨的信息。他描述了对面十几万东洋小鬼子的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