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里并非是一个完整的飞机制造工厂,而更像是一个飞机组装厂。所有的零部件都是从英伦运送过来,然后在这里进行最后的组装工作。
“目前我们的技术储备还不足以生产 pV-12 梅林发动机。”大卫·布莱克有些无奈地说道,他注意到指挥官的眉头微微皱起,似乎对这个情况有些担忧。
“不过,我正在与劳斯莱斯公司进行谈判,希望能够达成合作。我们计划引进他们的发动机生产线,同时也会引入一部分技术人员。”大卫·布莱克赶忙补充道,试图让指挥官放心。
孟虹听后,思考了片刻,然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:“如果只是资金方面的问题,那应该都可以答应。如果双方的谈判无法顺利进行,我们也可以考虑去北美寻找通用或贝尔公司。”
然而,大卫·布莱克却摇了摇头,解释道:“目前来说,活塞式发动机领域中,最好的生产厂商就是劳斯莱斯和戴姆勒奔驰公司。美国的 p 系列战斗机所使用的发动机,也是梅林发动机。”
“那你自己拿主意吧!到了明年初,你究竟能够给第四十一军提供多少架飞机?”孟虹显然对这个问题不太了解,于是她迅速转移了话题。
大卫·布莱克沉思片刻后回答道:“根据我们与英伦签订的合同,我可以获得三百架飓风战机的散件。所以在飞机数量方面,应该不成问题。目前最关键的是飞行员的数量。”
一提到飞行员的问题,大卫·布莱克就感到有些头疼。
尽管西澳地区拥有一定数量的飞行员,但将所有飞行员加起来,他最多也只能提供二百名飞行员,这与孟虎所要求的数量相比,还差整整一百名。
更糟糕的是,第四十一军输送过来接受培训的三百名飞行学员,此刻仍在前来的路途之中。按照正常情况,这些学员需要经过至少一年多时间的飞行训练,才有可能达到合格的标准。
“我必须得马上前往北美一趟!”大卫·布莱克突然站起身来,语气坚定地说道。
“美国民间的航空俱乐部成员众多,只要稍加培训,他们就能成为合格的飞行员。”
他显然有些坐不住了,因为前方的大战即将拉开帷幕,而在这个关键时刻,他绝对不能拖第四十一军的后腿。
紧接着,大卫·布莱克又开车带领着孟虹,一同前往参观西澳的钢铁厂和化工厂。
这座钢铁厂规模宏大,气势磅礴。据大卫·布莱克介绍,如今他的钢铁厂年产量已高达三百万吨。
其中,除了为西澳兵工厂特制的合金钢外,其余生产的大多是民用钢材,广泛应用于建筑、机械制造等领域。
在参观过程之中,大卫·布莱克满怀信心地向孟虹描绘了他的一项宏伟计划。
“我打算铺设一条重型铁路,从西澳中南部的矿区一直延伸到北部的港口。这样一来,不仅可以大大提高矿区资源的运输效率,还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。”
然而,他的话语中也透露出一丝无奈,“可惜的是,由于劳动力短缺,这个项目目前还无法正式动工。”
确实,西澳自治领的人口一直处于不足的状态。尽管在淞沪的约翰逊以招工的名义,一直在龙国的沿海地区积极招募人员。
但所招人数对于如此庞大的工程来说,仍然是杯水车薪,远远无法满足需求。
孟虹立刻又出主意道:“这种劳动力你可以去东南亚招工。你和他们签好劳工条约,等工程完工,立刻都遣返回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