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长生:打铁证道 > 第123章 王监丞的远见

第123章 王监丞的远见(1 / 2)

林长生(陈铁)坐在门槛上,听着远处街道上比平日密集得多的巡夜梆子声,一声接一声,敲打在沉寂的夜色里,也敲打在郡城每一个心神不宁的人心上。

院门外,偶尔传来急促而整齐的脚步声,那是郡府加派的兵丁在巡逻,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无形的紧张和压抑。

卡卡西在他脚边不安地转动着,小爪子时不时扒拉一下地面,传递来持续不断的“外面乱”、“不舒服”的意念,对周遭弥漫的恐慌情绪异常敏感。

这风波,看来一时半会儿是过不去了。

林长生叹了口气,揉了揉小家伙的脑袋,又给它添了点吃食安抚,这才吹熄油灯,起身钻入了地道。

今夜,地火炼器室里的锤声,果然比往日更沉、更缓,仿佛每一击都带着对时局的思量。

接下来的几天,临川郡内的气氛肉眼可见地紧绷起来。

城门口的盘查变得异常严格,进出城的队伍排得老长,守城兵卒的脸色冷硬,对任何可疑的行囊和人员都要反复查验,呵斥声不绝于耳。

街面上的巡街兵丁数量增加了近一倍,披甲持锐,眼神警惕地扫视着过往行人。

市集虽然还开着,但往日喧闹的叫卖声低了许多,不少摊主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,早早地就收了摊。

茶楼酒肆里,人们交谈的声音也压得极低,眼神闪烁,交换着各种不知从何而来的小道消息,脸上大多带着忧虑和不确定。

精工坊也感受到了这股寒流。

坊门守卫增加到了四人,且不再是往日那几位相熟的老军卒,而是换上了面孔更生、神情更肃穆的郡兵。

每日上工下工,匠工们都要接受比以往严格数倍的盘问和检查,工具箱都要打开细看,气氛凝重。

坊内干活时,往日里休息间隙的喧闹闲聊几乎绝迹。

匠工们大多沉默地埋头做事,但效率明显下降了不少,时不时有人走神,或下意识地望向坊门方向,侧耳倾听外面是否有什么不寻常的动静。

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焦虑和等待判决般的不安。

周匠师巡视的次数明显增多,眉头始终紧锁着,偶尔和王监丞低声交谈几句,两人的脸色都相当凝重,显然也在为当前的局势和坊里的未来担忧。

林长生依旧保持着沉默寡言,埋头干活的姿态。

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无处不在的低气压。

他打铁时更加专注,试图用锤声和专注隔绝外界的纷扰。

私下接活也暂时停了,这种时候,任何不必要的往来都可能惹麻烦。

他甚至减少了去怡红院的次数,尽管嫣红姑娘派人捎来口信说想他了。

非常时期,低调为上。

他深知树大招风的道理。

地火炼器室成了他唯一的避风港。

只有在这里,听着地火的轰鸣,感受着锤头反馈回来的扎实触感,引导着罡气在体内奔流,他才能暂时忘却外面的风风雨雨。

卡卡西似乎也格外喜欢这里的与世隔绝,不再传递“不安”的意念,而是惬意地享受着地火的温暖。

但他知道,这种“隔绝”是暂时的。

精工坊作为将作监的重要部分,不可能真正脱离外界的漩涡。王监丞必须做出抉择。

果然,几天后的一个清晨,上工的梆声刚过,王监丞便与周匠师一同出现在了精工坊门口,身后还跟着两名面色严肃的吏员。

所有匠工都不由自主地停下了手中的活计,紧张地望了过去。

精工坊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。

旧都兵临城下的消息如同沉重的铅块,压在每个人的心头。

“所有人,停下手里的活,听监丞大人训话!”周匠师高声喊道,声音在安静的工坊内格外清晰。

锤声陆续停下,所有匠工都放下工具,紧张地望向前方。

王监丞站在一处稍高的台基上,目光沉稳地扫视着众人,声音不高,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:“近日外界风云变幻,想必诸位皆有耳闻。

时局如此,非我等匠人所能左右。

然,将作监乃国之工器重地,无论风云如何变幻,匠人之本,在于手艺,在于尽责。”

他顿了顿,语气加重了几分:“即日起,精工坊内,所有旧制甲胄、制式军械之生产,一律暂停!

已完工者,清点封存;

未完工者,坯料归库,记录在案!”

此言一出,底下顿时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和窃窃私语。

停工?

封存?

这岂不是坐实了外面的传言?

旧朝真要完了?

王监丞抬手,压下议论,继续道:“然,工坊不可一日无事,匠人不可一日不工!

暂停旧器,并非无所事事。

从今日起,各作组,需全力研习、试制新式器物的图样与做法!”

他目光锐利地看向几位匠师:“周匠师,你带一组人,研究新朝仪仗可能用到的礼器、金瓜、钺斧之制式,力求庄重威严,又需有新气象!”

“李师傅,你带一组人,钻研改良强弓劲弩,尤其是便于山林奔袭携带的轻便弩机!”

“张师傅,你带人琢磨新式铠甲,要更轻便、更坚韧、更适合南方水网地域作战的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