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身上还穿着被汗水浸湿的训练服,气息也有些喘。
“林昊同志,你好啊。”宋主席用力地握了握他的手,上下打量着他,眼神里满是赞许,“百闻不如一见,你比电视上,看起来更精神。”
简单的寒暄后,宋主席提出了一个让张龙祥有些意外的要求。
“林指导,不介意的话,陪我在这基地里,随便走走?”
“当然。”林昊点点头。
两人并肩走在基地的小路上,张龙祥和其他人,很识趣地落在了后面十几米远的地方。
“刚才看你们训练,很不错。”宋主席先开了口,“球队的氛围很好,训练质量很高。我看出来了,球员们是真服你。”
“他们是职业球员,只是在做自己该做的事。”林昊回答。
“不,不一样。”宋主席摇了摇头,“我走过很多俱乐部,有些球队,球员只是在‘上班’,你们这里,我看到了‘热爱’。这是装不出来的。”
他话锋一转:“这次来,除了看看你们这支冠军之师,主要还是想听听你这个一线主教练的想法。关于下赛季的外援政策,你有什么建议?”
林昊没有立刻回答,他沉吟了片刻。
“宋主席,我的想法可能比较直接。”
“但说无妨,我今天就是来听真话的。”
“我认为,外援政策的改变,非常的复杂。单纯地增加或减少名额,解决不了根本问题。关键在于,我们想让外援,扮演什么样的角色。”
“哦?”宋主席的兴趣更浓了。
“如果只是为了短期成绩,那我们可以开放7个、8个外援名额,让俱乐部去砸钱,联赛的观赏性肯定会提升。但那样一来,本土球员,尤其是年轻球员的生存空间,会被极度压缩。而且极有可能会重蹈金元时代的覆辙。”
“但如果为了保护本土球员,就缩减外援名额,甚至搞什么‘注四上三’,联赛的水平和节奏,就会立刻掉下来。我们的球员,长期在低水平的环境里比赛,到了国际赛场,自然跟不上人家的节奏。这两种,都是极端。”
宋主席听得很认真,不时地点头。
“那你的意思是?”
“我的意思是,能不能更灵活一些?比如,我们延续‘注六上五’的政策,但增加一个‘U21亚洲外援’名额。这个名额,不占用原有的五个出场名额,可以随时替换场上任何一名外援。”
林昊说出了自己思考已久的想法,“这样一来,既能保证联赛的整体强度,又能鼓励俱乐部去亚洲范围内,挖掘有潜力的年轻球员。”
“这些亚洲年轻球员,水平比我们本土年轻球员高,但又不像那些大牌球星一样,会完全堵死他们的上升通道。他们能带来竞争,也能让我们更了解我们亚洲对手的水平。”
宋主席的脚步,停了下来。他转过头,看着林昊,眼神里闪过一道精光。
这个思路,很新颖,也很有操作性。
“你这个想法,有点意思……”宋主席反复咀嚼着,“U21亚洲外援……”
两人一路走,一路聊。
从外援政策,聊到青训体系,再聊到国家队的建设。
林昊的很多观点,都让宋主席感到耳目一新。
他没有官话套话,说的全都是基于自己执教和球员生涯经验的干货。
考察即将结束时,宋主席站在基地的荣誉室里,看着墙上那些从鲁能足校走出来的国脚照片,陷入了沉思。
“根基,很重要啊。”他突然感慨了一句。
然后,他转头对张龙祥说:“张总,之后还麻烦带我去你们的足校,还有b队看看。我想去看看,泰山这棵大树的根,到底扎得有多深。”
此话一出,张龙祥的心,猛地提了起来。
他立刻走到一边,拿出手机,分别拨通了两个人的电话。
一个,是b队主教练,韩鹏。
另一个,是鲁能足校的负责人之一,那个为泰山付出了半辈子心血,现在扎根青训的老人——郑明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