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章 附庸(1 / 1)

寒冬腊月,北风萧瑟,人心惶惶,临安城飘起了入冬后的第一场雪,张俊的清河郡王府却张灯结彩,暖意融融。刚从皇宫领旨归来的张俊,捧着“少傅”金印和郡王册书,在宾客的簇拥下笑得合不拢嘴——他那封盛赞秦桧“定和议、安社稷,功盖中兴”的贺表,不仅换来了高宗的龙颜大悦,更让他成为南迁以来首个封王的武将,连府邸都是高宗亲赐的临安城西豪宅。

“诸位可知,此次和议能成,全赖秦相运筹帷幄啊!”张俊举着酒杯,酒气熏得满脸通红,“某已上表,请辞淮西宣抚使一职,将兵权交还朝廷。如今四海升平,当以安享太平为重!”这话传到秦桧耳中时,他正对着炭火盆取暖,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:“张俊倒是识趣。”随即提笔写了封举荐信,力保张俊“总理御营兵马”,实则将其兵权收归中枢。

三日后,张俊主动交出宣抚司兵符的消息传遍朝野。高宗在御书房召见他时,抚着他的肩膀感慨:“张卿深明大义,朕心甚慰。若诸将皆如你这般,何愁天下不定?”张俊趁机膝行上前,压低声音道:“陛下,和议虽成,韩世忠、岳飞等主战派仍手握重兵,心存异志。韩世忠前日还在淮河施威,岳飞拒不撤防,此二人不除,终是长治久安的隐患!”

高宗捏紧了龙椅扶手,眼中闪过一丝忌惮。秦桧适时从屏风后走出,躬身道:“陛下,张大人所言极是。韩世忠背嵬军如今乃淮南与两浙的军中精锐,岳家军更是悍勇,若二人联手,恐生祸端。张俊与韩世忠有旧交,若让他去楚州宣旨,劝其交权,必能事半功倍。”

闻言赵构看向张俊,后者先是一怔,然后缓缓点头。

次日,张俊便带着高宗的“加官进爵”旨意,快马赶赴楚州。韩世忠得知张俊来访,心中已猜出七八分,却仍率部将出营相迎——靖康年间,二人曾并肩勤王,这份旧情终究还在。帅帐内,张俊开门见山,取出圣旨:“良臣兄,陛下念你征战多年,屡立战功,特封你为枢密使,入临安任职,楚州兵权交由成闵统领。”

“枢密使?”韩世忠拿起圣旨,手竟开始发颤。他岂能不知,只要同样去临安,兵权就会被朝廷盯上,虽然成闵统领也是自己的掌控,可只要没有自己在军中庇护,成闵很容易被文官打压。而且这所谓的枢密使不过是个幌子,真正在朝廷上做决策的,已经是秦桧,离开楚州,便如猛虎失爪。“伯英,你我相识多年,竟要做这断我臂膀之事?”韩世忠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悲凉。

张俊避开他的目光,端起茶杯掩饰尴尬:“良臣兄,识时务者为俊杰。如今和议已成,再握重兵,陛下怎能安心?你若交权,入临安享清福,爵位俸禄只会更厚;若执意不从,秦相那边已备好了‘拥兵自重’的奏疏,届时……”他话未说完,却已点透其中利害。

帐外传来背嵬军操练的呐喊声,韩世忠走到帐外,望着将士们熟悉的身影,想起苗刘兵变时自己率这支军队千里驰援救赵构,想起黄天荡大败金军的荣光,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。

“罢了。”韩世忠转身回帐,解下腰间的兵符,重重放在张俊面前,“兵符你拿走,但我有一求——楚州军将士皆是为国征战的勇士,不可因我而受牵连。”张俊连忙点头:“良臣兄放心,某定会保将士们周全!”韩世忠望着帐壁上“还我河山”的题字,挥袖擦去泪水,声音沙哑:“传我将令,全军听候成闵统领调遣,不得有违!”

张俊带着兵符返回临安时,秦桧早已在相府等候。二人直奔皇宫,联名递上奏疏:“韩世忠已交兵权,其麾下背嵬军乃精锐之师,此等精锐应该尽其所能。臣等恳请陛下将背嵬军拆分,一部归杨沂中统领,一部编入御营,以固京畿防务。”

高宗接过奏疏,看着“拆分背嵬军”四字,忽然想起建炎三年的河北奔逃——那时他被金军追得丢盔弃甲,是韩世忠率背嵬军断后;苗刘兵变时,又是韩世忠带着这支军队攻破临安城门,又孤身入宫亲手将他从叛军手中救出。“朕还记得,当年苗刘挟持皇室,良臣兄为护朕,携妻子孤身犯险。”高宗放下奏书,语气带着几分怅然。

秦桧见高宗神色动容,连忙道:“陛下念旧情,臣深感钦佩。但背嵬军只知有韩世忠,不知有朝廷,若留而不拆,恐为后患。”

“不必再议。”高宗摆了摆手,将奏疏放在一旁,“背嵬军乃良辰兄的心血,就留给他吧。传旨,韩世忠入临安后,背嵬军仍归其节制,驻守临安城外,护卫京畿。”

奏疏被留中不发的消息传到清河郡王府,张俊气得摔了茶杯:“韩世忠何德何能,竟让陛下如此偏袒!”

秦桧却显得平静许多,他摩挲着胡须,眼中闪过一丝阴鸷:“韩世忠有旧功护体,暂且动不得。但岳飞可没有这般好运。”他取出一份密报,“张俊,你可知岳飞在鄂州也操练了一支背嵬军?甚至私下与北方义军联络?只要我们截获密信,这便是现成的把柄。”

张俊眼中瞬间闪过一丝狠厉:“某早看岳飞不顺眼!当年淮西军变,他便与某心生异端。若要除他,某愿打头阵!”

秦桧点了点头,低声道:“岳飞那性子不好硬来,要让他知道自己的处境,找个时间去探探刘锜,从他入手吧!”

楚州军营内,韩世忠正与成闵交接防务。他抚摸着背嵬军的军旗,对成闵道:“此旗乃当年勤王时所立,你要好好保管。若他日金人毁约,若岳飞将军北伐,你便带着这面旗,率部归队!”

成闵面色惆怅,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锐气,只是重重点头:“末将遵命!”

临行前,韩世忠望着北方鄂州的方向,心中满是忧虑。他派人给岳飞送去一封信,信中只有十六字:“张俊构陷,秦桧弄权,早做提防,保全自身。”

此时的鄂州,岳飞刚收到韩世忠交权的消息,陷入了深深地沉默——他思索着,张俊和秦桧除去韩世忠后,下一个目标,很可能就是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