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昌令府邸的书房,夜烛摇曳,将周晏的身影长长投在墙壁上。他面前堆满了从官渡转来的前线文书与许昌本地的粮草调度册,空气中弥漫着墨香与一丝若有若无的疲惫。他单手支颐,另一只手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,目光虽落在文书上,眉头却微微蹙起,显然心思已飞到了烽火连天的官渡。
房门被轻轻推开,蔡琰端着一盅热气腾腾的羹汤,袅袅婷婷地走了进来,身后跟着怀抱茶壶、低眉顺眼的貂蝉。室内凝滞的空气因她们的到来而流动起来。
“夫君,夜深了,用些宵夜吧。”蔡琰将汤盅轻轻放在案几一角,声音温婉。
周晏抬起头,脸上露出一丝看到家人的放松,随即又指着摊开的一份战报,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吐槽欲望:“文姬,你快来看看。袁本初这打的什么仗?堆土山让人用霹雳车砸了,挖地道让人用长堑破了,现在就知道驱赶大军一波波往上填人命!他麾下谋士如云,就尽出这种呆板主意?简直是把士卒性命当草芥,毫无技术含量!”
蔡琰走近,目光扫过战报上简练却触目惊心的描述,柔声道:“袁绍势大,难免骄矜,欲以力取胜。然其麾下谋士各怀心思,计出多门而主不明断,将士虽勇,亦难发挥全力。反观曹公与奉孝先生,虽兵少而众志成城,战术灵活,此消彼长,方能僵持至今。”
周晏哼了一声,接过貂蝉默默斟好的热茶,吹了吹气:“道理是这么个道理,但看着前线将士这么流血,心里憋得慌。妙才(夏侯渊)重伤,元让(夏侯惇)失一目,文则(于禁)、曼成(李典)皆苦战不退,个个带伤……这些可都是平时罩着我的老哥哥们。”他语气中带着真切的心疼与担忧。
貂蝉安静地立于一旁,添茶递水,动作轻柔。她不太懂军国大事,却能感受到周晏话语中的沉重,那双美眸偶尔抬起,落在周晏微蹙的眉头上,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。
宵夜用罢,二女离去不久,书房的门再次被敲响。典韦粗犷的声音传来:“都督,文和先生、荀令君和赵将军到了。”
“快请。”周晏精神一振,坐直了身体。
贾诩、荀彧与赵云鱼贯而入。贾诩依旧是那副灰色影子般的模样,荀彧面色沉稳中带着一丝疲惫,而赵云则白袍银甲,英气逼人,只是眉宇间多了几分统兵后的沉毅。
“都坐。”周晏挥挥手,示意不必多礼,直接将几份标红的战报推到三人面前,“前线情况,比公开的奏报更严峻。我军将士英勇,挡住了袁绍的疯狂进攻,但伤亡不小,多位大将负伤,急需休整,兵力也捉襟见肘。”
荀彧快速浏览完,目光扫过一旁的赵云,眼中了然之色一闪而过,他捋须沉吟片刻,缓缓开口:“子宁之意,我已明白。如今徐州已定,许都之围亦解,豫州、兖州后方安稳,粮草军械可保无虞。平南军休整已毕,兵精粮足,由子龙、文渊统领驰援官渡,正是时候。”他看向赵云,目光中充满信任,“子龙勇冠三军,忠义无双,足以担当此任。”
周晏点头,接过话头:“正是此意。不过,此去支援,还需用点小手段。”他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意,“子龙,你此行,继续打着我的‘周’字旗号。”
赵云微微一怔,随即恍然:“都督是想……惑敌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