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女生言情 > 三国:无冕之相 > 第24章 完了!吕布偷家?我连夜回城救火

第24章 完了!吕布偷家?我连夜回城救火(2 / 2)

吕布哈哈大笑,声震屋瓦:“全赖孟卓、公台之力!待曹操那厮回来,某定叫他知道我方天画戟的厉害!”他对自己无双的武勇充满自信。

陈宫却泼了一盆冷水:“温侯不可大意。曹操虽去,然其麾下荀彧、程昱皆智谋之士,鄄城三地久攻不下,足见其能。今曹操闻讯必急速回师,其军百战精锐,不可小觑。”

张辽亦沉稳开口:“陈先生所言极是。探马来报,曹操已弃徐州,正星夜兼程回返。其用兵迅疾,当早做防备。”

高顺寡言,只是默默点头,表示赞同。

吕布不以为然地摆摆手:“荀彧、程昱,不过书生耳!鄄城弹丸之地,能守几时?曹操远来疲惫,我军以逸待劳,何惧之有?”他转而看向陈宫,“公台,兖州各郡县,可都真心归附?”

陈宫沉吟道:“表面归附者众,然观望者亦不少。尤其是……曹操麾下那个周晏,此前在兖州推行屯田、新政,颇得部分士民之心。此子思路奇诡,善于经营,恐其随曹操归来,会设法稳定人心,联络旧部。”

“周晏?”吕布挑眉,他对这个名字略有耳闻,却并未放在心上,“一黄口孺子,何足道哉?待某擒了曹操,他自然束手就擒!”

陈宫摇头:“温侯,切莫小看此人。据闻曹操在徐州,进退有据,先取彭城、傅阳,后围郯城而独留东门,此等沉稳又暗藏机锋之策,极可能出自此人之谋。他能于曹操盛怒之下保持清醒,建言稳妥,实乃心腹之患。对付曹操,亦需设法针对此人。或可散布流言,言其并非真心辅佐曹操,只是迫于形势,或言其早有异心……”

张邈接口道:“公台此计可行。若能离间曹操与此子,或可削弱其智囊。同时,我等需加紧联络那些对曹操新政不满的本地豪强,许以重利,巩固我方势力。”

吕布虽然觉得陈宫、张邈有些过于谨慎,但毕竟仰仗他们才能入主兖州,便道:“既如此,便依二位先生。张辽、高顺,加紧操练兵马,多派斥候,探查曹操归路,寻机截击!某要在兖州境内,就击溃曹孟德!”

“末将得令!”张辽、高顺抱拳领命。

然而,曹操回师的速度超出了他们的预期。当吕布还在濮阳调兵遣将,准备以逸待劳时,曹操已亲率轻骑,如同旋风般直插东阿。曹操的出现,如同一剂强心针,瞬间稳住了东阿、范县摇摇欲坠的人心,溃散的士卒开始重新集结,观望的士绅也看到了希望。

周晏随曹操入驻东阿,立刻协助处理积压的政务军务,他虽不直接发号施令,但其清晰的条理和善于归纳总结的能力,让混乱的局面很快变得有序起来。他建议曹操以兖州牧的名义,发布檄文,痛斥张邈、陈宫背信,吕布鸠占鹊巢,申明自己平定内乱的决心,并宣布对被迫从贼者予以宽大,有效分化了叛军阵营。

同时,他注意到军粮转运的困难,便向曹操提议,可充分利用鄄城、东阿、范县三地构成的三角区域,建立小型、快速的补给通道,由熟悉地形的本地向导带领小股部队运输,避开吕布军可能的拦截,确保三城联系不断,物资能够流通。

这些看似琐碎却至关重要的建议,让荀彧、程昱在东阿与曹操会合后,都对其投以赞赏的目光。荀彧更是私下对曹操感叹:“子宁之才,不在于奇谋诡计,而在于总能于纷乱中理清头绪,化繁为简,查漏补缺,实乃稳定大局之基石。”

曹操深以为然,看着那个又在对着地图蹙眉,似乎在想如何优化补给路线的年轻身影,心中那份倚重与保全之意,愈发坚定。他知道,兖州这场生死存亡之战,周晏的这份冷静与务实,将是不可或缺的力量。

而此刻,吕布的大军,也已开出濮阳,向着东阿方向压迫而来。真正的较量,即将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展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