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1章 股灾收网 实业扎根(1 / 2)

1987年10月20日,香港的清晨被一层厚重的阴霾笼罩,中环证券交易所外挤满了神色慌张的股民,电子屏上跳动的绿色数字刺得人眼睛发疼。而在铜锣湾一处隐蔽的操盘室里,却是截然不同的景象——曹仁超看着屏幕上不断攀升的收益数字,激动得声音发颤:“林生,美股盘前期货继续暴跌,港股开盘又跌了7%,我们的空单浮盈已经突破1.5亿美元!”

林英站在落地窗前,指尖夹着一支未点燃的香烟,目光平静地掠过楼下慌乱的人群。“分批平仓,”他语气沉稳,听不出丝毫波澜,“先平掉30%的港股空单,美股空单再等两小时,等道指跌到2000点以下再动手。”他清楚,股灾中的恐慌情绪会放大波动,盲目平仓只会错过最大收益,唯有保持冷静,才能精准收割。

曹仁超立刻转身传达指令,操盘手们手指翻飞,屏幕上的仓位数字不断减少,资金账户里的金额却如同滚雪球般飞速增长。当美股道指跌破2000点时,林英一声令下:“全部平仓!”随着最后一笔空单成交,账户最终定格在2.3亿美元收益,短短三天,资金翻了近两倍。

“林生,我们成功了!”曹仁超激动地握住林英的手,眼中满是敬佩,“这波操作,足以载入香港金融史!”林英笑了笑,将未点燃的香烟扔进垃圾桶:“这只是开始,接下来还有更重要的事。”他拿起桌上的电话,拨通了袁天凡的号码:“立刻将1亿美元转入鹏城玩具厂账户,启动二期扩建;另外,联系霍英东、包玉刚,我想和他们聊聊港股抄底的事。”

挂断电话,林英看着窗外渐渐散去的阴霾,心中已有了新的盘算——股灾带来的不仅是短期收益,更是低价收购优质资产的绝佳机会。而玩具厂的扩建,将为实业版图再添一块重要基石,形成“资本收益反哺实业,实业稳定支撑资本”的良性循环。

当天下午,林英带着曹仁超前往霍英东的办公室。霍英东刚看完股市行情,脸色凝重,见林英进来,连忙起身:“林生,你这次可是抓住了大机会!我手里的几只蓝筹股跌得惨不忍睹,正愁不知道该怎么办。”

“霍生,股灾既是危机,也是机遇。”林英坐在沙发上,开门见山,“我计划拿出5000万美元抄底港股,重点关注地产、航运、金融板块的优质企业。这些企业基本面良好,只是受市场恐慌情绪影响才下跌,等市场回暖,必定会反弹。”

包玉刚也恰好赶来,闻言立刻附和:“我同意林生的看法!我的航运公司股价跌了40%,但公司的货运量丝毫未减,只要撑过这段时间,肯定能涨回来。我愿意拿出3000万美元,和你们一起抄底。”

三人一拍即合,当即成立联合抄底小组,由曹仁超负责操盘,重点收购九龙仓、会德丰、东亚银行等被错杀的优质企业股票。林英特意叮嘱:“分批建仓,不要一次性进场,避免引起市场注意;同时,优先收购有稳定现金流的企业,确保资产安全。”

离开霍英东的办公室,林英驱车前往鹏城。玩具厂的二期扩建工程已正式动工,工地上机器轰鸣,工人们正在紧张地搭建厂房。李建国迎上来,手里拿着一份扩建规划图:“林生,二期将新增8条生产线,主要生产毛绒玩具和大型Ip模型,预计明年3月投产,投产后年产量能突破5000万件。”

林英走到生产线旁,看着工人们正在组装《西游记》系列手办,孙悟空的金箍棒能自由伸缩,按下按钮还能发出“金箍棒在此”的经典台词,做工精致,细节考究。“很好,”他满意地点头,“质量是生命线,不管产量多大,质检标准绝不能降。另外,加快Ip主题玩具研发中心的建设,我要让我们的玩具不仅好看好玩,还要有文化内涵。”

王祖闲也正在玩具厂,她正和设计师们讨论《工厂往事》的衍生玩具设计。看到林英,她眼睛一亮,快步走过来:“林英,我们打算设计一款‘工厂工人’系列玩具,还原电影里的车间场景和工人形象,既能让孩子们了解工人的工作,又能宣传电影,你觉得怎么样?”

林英接过设计图,看着上面戴着安全帽、拿着工具的工人玩具,心中涌起一阵暖意:“这个想法太好了!不仅能传递劳动精神,还能让Ip更加多元化。我支持你,需要资金和资源随时开口。”

当天晚上,林英回到香港的家。客厅里灯火通明,林青霞、关之琳、邱淑贞、钟楚红、朱玲正围着婴儿床,逗着思辰和思语。天心和天佑则坐在地毯上,摆弄着刚从玩具厂运来的《星际争霸》机甲手办,时不时发出兴奋的欢呼声。

“爸爸回来啦!”天心第一个发现他,跑着扑进他怀里,“你看这个机甲,能变成飞船,太酷了!”林英抱起女儿,在她额头上亲了一口:“喜欢就好,这是我们自己工厂生产的玩具,以后还会有更多更好玩的。”

朱玲抱着思辰,笑着说:“今天玩具厂的人送来一批样品,我给思辰和思语各留了一个小猴子手办,等他们长大了就能玩了。”邱淑贞也笑着补充:“文轩现在天天抱着机甲手办睡觉,连奶都要抱着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