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2章 半山筑家 宴遇惊鸿(1 / 2)

1986年4月的香港,太平山的晨雾还未散尽,一辆辆载着家具的货车就已驶进卢吉道——这里坐落着林英刚购入的新别墅,占地近3万平方英尺,是浅水湾居所的两倍有余。庭院里,工人正小心翼翼地将一座汉白玉喷泉安装在草坪中央,不远处的网球场已铺设好塑胶地面,儿童游乐区的秋千和滑梯还裹着防尘布,透着几分崭新的期待。

“爸爸!这里有好大的花园!”天佑挣脱林青霞的手,像小炮弹似的冲进庭院,指着远处的观景台大喊,“从那里能看到整个维多利亚港!比浅水湾的阳台还清楚!”林英笑着追上儿子,弯腰将他抱起:“以后你和天心可以在花园里踢足球,爸爸还会在这里给你们建一个小天文台,晚上能看星星。”

天心则拉着关之琳的手,站在别墅正门的雕花拱门下,仰头看着三层高的欧式建筑:“之琳阿姨,我们的房间在哪里?我想住有落地窗的那间,早上醒来就能看到太阳!”关之琳揉了揉她的头发,顺着她指的方向点头:“那间留给你和天心,里面还带一个小书房,你可以在里面画画、练钢琴。”

邱淑贞抱着文轩,靠在朱玲身边,看着工人将婴儿床搬进二楼的婴儿房。文轩穿着白色的连体衣,小手攥着邱淑贞的衣领,好奇地打量着陌生的环境。“这里的阳光比浅水湾好,每天下午都能晒到太阳,对文轩的身体好。”朱玲轻轻摸了摸宝宝的脸颊,“厨房比以前大了三倍,我以后可以教大家做更多西安菜,还能烤你爱吃的甑糕。”

钟楚红则在客厅里忙碌,指挥工人将一幅巨大的全家福挂在壁炉上方——照片里,林英抱着文轩,林青霞、关之琳、邱淑贞、钟楚红、朱玲围在两侧,天心和天佑站在前面,背景是鹏城工业园的厂房。“以后每次家里添新成员,我们都要拍一张新的全家福,把这面墙挂满。”钟楚红笑着说,指尖拂过照片上天心的笑脸。

林英站在客厅中央,看着眼前的一切,心中满是暖意。这座别墅是他去年年底就开始筹备的,耗时四个月装修,从设计到选材都亲自参与——一层是客厅、餐厅、厨房和长辈房(预留给出访的亲友),二层是林英和几位爱人的卧室、婴儿房,三层是书房、私人影院和健身房,庭院里还建了温泉池和温室花房。他想要的,不仅是一座更大的房子,更是一个能装下所有温暖的家。

“林生,这是别墅的安保系统报告。”袁天凡提着公文包走进来,手里拿着一份文件,“整个别墅外围装了红外报警系统,庭院里有八个监控摄像头,门口的保安亭24小时有人值守,还有专门的电梯控制系统,只有家人和授权的佣人才能刷卡上楼。”

林英接过文件,快速翻阅着:“很好,再在婴儿房和天心、天佑的房间装一个紧急呼叫器,万一有什么事,能立刻联系到保安。另外,通知管家,下周请一位园艺师来,把庭院里的空地种上樱花树,明年春天就能开花了。”

袁天凡点头应下,又递来一份请柬:“下周六是港府举办的‘香港工商界慈善晚宴’,邀请了商界和娱乐圈的知名人士,霍生、包生都会去,港督也会出席。主办方特意嘱咐,让您务必参加,还希望您能上台捐一笔善款,用于内地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。”

“慈善事业是应该的。”林英接过请柬,看了一眼日期,“到时候带上青霞和之琳一起去,淑贞刚出月子不久,留在家里休息,楚红和朱玲也留下照顾孩子。”

接下来的一周,全家都在忙着布置新别墅。林青霞将林英的书房整理得井井有条,书架上摆满了他收藏的书籍和商业报表,书桌一角放着文轩的照片;关之琳则在婴儿房里贴满了卡通贴纸,还买了一堆益智玩具,堆在柔软的地毯上;邱淑贞和朱玲在厨房试新的灶台,蒸了一笼甑糕,香气飘满了整个别墅;钟楚红则带着天心和天佑,在庭院里种下了几棵小树苗,说是“等小树长高,孩子们也长大了”。

4月12日晚,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灯火辉煌。“香港工商界慈善晚宴”在此举行,衣香鬓影的宾客们陆续入场,记者们举着相机,在入口处捕捉着商界大佬和明星的身影。林英身着深灰色定制西装,挽着穿着香槟色晚礼服的林青霞,身后跟着关之琳——她穿着一身红色旗袍,衬得身姿高挑,气质优雅。

“林生,林太太,关小姐!”霍英东笑着迎上来,身边跟着包玉刚,“早就听说你在太平山买了新别墅,什么时候请我们去做客?”“等忙完这阵子,一定请霍生、包生去家里吃饭。”林英握着他的手,“这次慈善晚宴,霍生打算捐多少?”“我捐200万港元,用于建希望小学。”霍英东笑着说,“包生捐了300万,你这位‘劳工福星’,可不能比我们少啊。”

林英笑着点头:“我准备捐500万,在贵州和云南各建五所希望小学,再配套捐一批图书和文具,让孩子们能读上书、读好书。”包玉刚闻言,忍不住称赞:“林生果然有魄力!不仅善待员工,还心系内地教育,这份担当,我们都要向你学习。”

几人正聊着,宴会厅入口处忽然传来一阵小小的骚动。林英顺着众人的目光望去,只见一位身着白色长裙的女子正缓步走进来——她长发披肩,眉眼精致,气质清冷又带着几分温婉,正是当时港圈备受瞩目的才女王组闲。她身边跟着几位电影公司的高管,正礼貌地和宾客们打招呼。

“那是王组闲小姐,”关之琳轻声提醒,“她不仅是演员,还自己做电影制片,去年拍的《碧水寒山夺命金》很受欢迎,听说最近在筹备一部关于内地改革开放的电影。”林英点点头,他对这位才女早有耳闻,却从未见过面。

晚宴进行到一半,慈善捐赠环节开始。林英走上台,宣布捐赠500万港元用于希望小学建设时,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。他走下台时,正好遇到王组闲也准备上台捐赠——她穿着白色长裙站在灯光下,手里拿着捐赠牌,眼神清澈,透着几分坚定。

“林先生,久仰大名。”王组闲先开口打招呼,声音温柔却有力量,“我经常在报纸上看到您的报道,尤其是您给员工涨薪、建幼儿园的事,特别让人敬佩。”林英没想到她会主动搭话,连忙笑着回应:“王小姐客气了,只是做了些该做的事。我也看过您的电影,《碧水寒山夺命金》拍得很好,故事很有深度。”

“谢谢林先生认可。”王组闲眼中闪过一丝惊喜,“我最近在筹备一部关于内地工厂的电影,想拍改革开放后工人的生活变化,正愁找不到合适的企业做参考。听说您在鹏城有很大的工业园,不知道能不能向您请教一些细节?”

“当然可以。”林英笑着说,“我的工业园里有3000多名员工,他们中有从农村来的年轻人,也有资深的技术工人,每个人的故事都很鲜活。如果王小姐需要,我可以安排您去工业园参观,和员工们聊聊。”

王组闲眼中亮了起来,连忙点头:“那太好了!我这周六正好有空,不知道林先生方便吗?”“方便,我让秘书提前安排。”林英拿出一张名片,递给她,“这是我的私人电话,有任何问题,随时联系我。”王组闲接过名片,指尖不经意间碰到他的手指,两人都微微一顿,她脸颊泛起一丝红晕,连忙将名片收好:“谢谢林先生,我会联系您的。”

这时,主持人宣布王组闲上台捐赠,她笑着对林英点头示意,转身走上台。灯光下,她的白色长裙泛着柔和的光泽,说话时条理清晰,宣布捐赠200万港元用于电影人才培养时,台下再次响起掌声。林英站在台下,看着她从容自信的样子,心中竟生出几分莫名的好感——她不同于林青霞的温婉、关之琳的明艳、邱淑贞的娇柔、钟楚红的活泼、朱玲的质朴,她身上有种独特的知性与坚韧,像一杯清茶,越品越有味道。

捐赠环节结束后,晚宴进入自由交流时间。林英正和霍英东聊鹏城幼儿园的建设进度,王组闲端着一杯香槟走了过来。“林先生,刚才忘了谢谢您。”她递来一杯香槟,“能有机会了解您的工业园,对我的电影会有很大帮助。”林英接过酒杯,和她轻轻碰了一下:“王小姐不用这么客气,能为您的电影出一份力,我也很荣幸。您的电影关注内地工人,这个题材很好,很有时代意义。”

“其实我父亲是内地人,”王组闲轻声说,眼神中带着几分怀念,“他以前也是工厂工人,经常跟我说以前的故事。我拍这部电影,也是想让更多人看到,改革开放后,内地的工人有多努力,他们的生活有多不容易。”林英闻言,心中多了几分共鸣——他前世也是工厂工人,那些在车间里打拼的日子,至今仍历历在目。“王小姐有心了,”他看着她的眼睛,认真地说,“如果需要资金支持,我的香江影视部也可以参与投资,我们一起把这部电影拍好。”

王组闲没想到他会主动提出投资,眼中满是惊喜:“真的吗?那太感谢林先生了!我之前还在担心资金不足,很多场景不敢拍得太细致。如果有香江集团的支持,这部电影一定能拍得更好。”她的笑容像春日的阳光,驱散了之前的清冷,多了几分生动的暖意。林英看着她的笑容,心中的好感更甚,忍不住说:“等周六去工业园参观后,我们再详细聊投资的事,我请王小姐吃午饭。”“好啊,”王组闲点头答应,眼神中带着几分期待,“我很期待和林先生深入交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