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章 亚视启航 港灯暗战(1 / 2)

12月的香港,寒意渐浓,丽的电视台的办公大楼里却暖意融融。林英站在演播厅的中央,看着工人们正在更换台标——“丽的电视”四个旧字被拆下,取而代之的是“亚洲电视台”的金色新标,在灯光下熠熠生辉。

“林先生,台标更换完成,新的宣传片也拍好了,下周就能正式更名播出。”韦理站在旁边,递过一份节目单,“梁淑怡女士已经同意出任总经理,她今天上午就到岗,正在办公室梳理团队。”

林英点点头,心里松了口气。当初为了请梁淑怡,他让霍建宁三顾茅庐——梁淑怡在佳艺电视负责节目制作,一手打造了多档爆款综艺,却因佳艺资金短缺、只能播放教育节目而郁郁不得志。“告诉梁经理,集团再追加2000万港币,用于节目优化:一半投给综艺制作,一半用于电视剧采购,务必在更名后打响第一炮。”

“明白!”韦理刚要转身,梁淑怡穿着一身干练的职业套装走了过来,手里拿着一份节目方案。“林先生,这是我做的改版计划,重点推出两档综艺《香江星光大道》和《家庭欢乐秀》,再采购几部tVb的经典剧重播,先稳住收视率。”

林英接过方案,翻到《香江星光大道》的策划页——邀请香港的歌手和演员做嘉宾,结合访谈和表演,既能吸引观众,又能为香江影业和游戏产业造势。“很好,就按这个方案来。”他笑着说,“需要什么资源,直接跟集团说,我们全力支持。”

梁淑怡眼里闪过一丝感激。在佳艺电视时,她空有想法却没钱执行,现在林英不仅给资金,还给资源,让她终于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。“谢谢林先生,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!”

当天下午,亚洲电视台召开全体员工大会。梁淑怡站在台上,宣布了改版计划和人事调整:“从今天起,我们就是亚洲电视台!集团会投入2000万港币支持节目制作,只要大家好好干,不仅薪资会涨,还能获得更多发展机会!”

台下的员工们爆发出热烈的掌声,之前因收购产生的不安,彻底被期待取代。林英坐在台下,看着台上意气风发的梁淑怡,心里清楚——亚洲电视台的启航,标志着他的传媒布局正式落地,未来这里将成为香江集团最重要的舆论阵地和品牌窗口。

离开亚视,林英刚回到公司,霍建宁就拿着港灯的股权报表匆匆赶来,脸色凝重:“林生,港灯的收购遇到麻烦了。”

林英接过报表,目光扫过数据——目前香江集团持有港灯28%的股份,是第一大股东,但散户持股从之前的45%降到了30%,且大多开始捂盘。“怎么回事?散户怎么突然不抛了?”

“中华煤气收购后,港灯的股价从35港元涨到了48港元,股民意识到有庄家在吸筹,开始捂紧筹码,等着股价再涨。”霍建宁递过一份市场分析报告,“韦理和团队商量过,要么加价收购,要么从机构股东手里入手,但机构股东要价太高,至少55港元\/股。”

林英指尖敲了敲桌面,心里飞快地盘算着。港灯是香港两大电力供应商之一,和中华煤气形成“气电双控”,必须控股。现在散户捂盘,机构抬价,只能用“分化战术”——先加价吸引部分散户抛售,同时施压机构股东。

“通知韦理,把收购价提到50港元\/股,通过券商发布公告,限时三天,过时恢复原价。”林英语气坚定,“另外,让林高演联系港灯的机构股东,透露我们要整合电力和燃气资源,未来港灯的利润会翻倍,要是现在不肯转让,以后就没机会了。”

霍建宁点点头:“我这就去安排,希望能尽快拿到足够的筹码。”

与此同时,长江实业的办公室里,李首富正对着九龙仓的股权报表发脾气。“废物!又是林英!”他把报表摔在桌上,“中华煤气被他截胡,现在九龙仓他又持有31%的股份,比我们还多!你们到底在干什么?”

手下的经理人低着头,额角渗出冷汗:“李生,林英的资金太雄厚了,他收购怡合的8%股份只用了一天,我们根本来不及反应。而且,他还在暗中吸纳散户筹码,现在已经快到35%了。”

“35%?”李首富猛地站起来,眼里满是不甘,“九龙仓是我计划了三年的目标,怎么能让他抢走?加大吸筹力度,不管多少钱,都要把筹码拿回来!”

经理人面露难色:“李生,我们的现金流已经很紧张了,之前吸筹九龙仓花了5亿港元,要是再加价,会影响其他项目的资金周转。”

李首富深吸一口气,压下心里的怒火。他知道,林英的资金实力远超自己,硬拼只会得不偿失。“暂停吸筹,密切关注林英的动向。”他咬牙下令,“另外,派人去查港灯的收购情况,要是林英在港灯遇到麻烦,我们就趁机入局,不能让他一帆风顺!”

夜幕降临,香港的维多利亚港灯火璀璨。林英穿着一身休闲西装,站在五星级酒店“天际100”餐厅的落地窗前,看着窗外的夜景。今晚,他约了钟楚红——既是兑现慈善晚宴上的投缘,也是为亚洲电视台拉拢人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