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华煤气?韦理心里一动。那是香港的“现金牛”企业,比和黄的码头业务稳定多了。他沉默了几秒,最终伸出手:“林先生,我愿意为你效力——只要你给我足够的信任,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。”
“很好。”林英握住他的手,“明天董事会上,我会宣布你调任香江集团战略顾问,先跟着林高演熟悉中华煤气的业务,等收购完成,再正式任命。”
晚上8点,半岛酒店的宴会厅里,挤满了香港各大媒体的记者。当林英拿着和黄的股权确认书出现在台上时,相机的闪光灯瞬间照亮了整个大厅。
“各位记者朋友,今天召集大家,是想宣布一个消息——香江集团已通过股权收购,持有和记黄埔61.4%的股份,正式成为和记黄埔的控股股东。”林英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全场,“明天早上9点,我们将在和黄总部召开临时董事会,宣布新的管理层任命,未来和黄将重点发展码头物流和地产业务,与香江集团的实业板块深度合作。”
记者们立刻炸开了锅,纷纷举手提问:“林先生,您之前主要做水泥和游戏产业,为什么突然收购和黄?”“您花了多少钱收购汇丰的股权?”“李首富之前也在吸纳和黄股份,您是不是和他有竞争?”
林英从容应对,只回答关键问题:“收购和黄是香江集团布局英资产业的第一步,未来我们还会收购更多有潜力的企业;至于收购价格和与其他企业家的竞争,属于商业机密,不便透露。”
发布会结束后,林英刚走出宴会厅,就被一群记者围了上来。他在保镖的护送下坐上汽车,看着窗外闪烁的相机灯光,心里清楚——从明天起,他不再是那个只做实业的商人,而是掌控英资巨头的香江枭雄,全香港都会记住他的名字。
第二天早上8点半,和记黄埔总部大楼前,挤满了记者和员工。当林英带着马世民、霍建宁、林高演走进大楼时,员工们都停下手里的工作,好奇地打量着这位新老板。
9点整,临时董事会准时召开。和黄的老董事们坐在桌前,看着林英递来的股权文件,脸色复杂——他们没想到,这家由英资掌控了几十年的企业,最终会落入一个华人手里。
“各位董事,根据联交所的股权变更记录,香江集团持有和记黄埔61.4%的股份,拥有绝对控股权。”林英坐在董事长的位置上,语气平静却带着威严,“现在宣布新的管理层任命:我本人担任和记黄埔董事长,马世民担任总经理,负责和黄的日常运营;霍建宁担任财务总监,林高演担任战略总监,协助马世民推进业务整改。”
老董事们没有反对——股权摆在面前,反对也无济于事。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英籍董事站起来:“林先生,我们相信你的能力,希望你能带领和黄走出困境。”
“谢谢各位的信任。”林英点点头,“接下来三个月,我们会投入5亿港元改造码头设备,降低运营成本;同时启动和黄地产的三个新项目,争取让和黄在年底实现盈利。”
董事会结束后,林英站在和黄总部的落地窗前,看着楼下的记者和员工。马世民走过来,递给他一份报纸——头版头条是“华人商人林英控股和记黄埔,打破英资垄断”,配着他在发布会上的照片。
“林生,全香港都在讨论您,大家都好奇您是怎么从一个武行替身,做到控股英资巨头的。”马世民笑着说。
林英接过报纸,心里涌起一股成就感。从1976年的10万港币,到现在的136亿美元和和记黄埔的控股权,他用四年时间,改写了自己的命运,也改写了香港的商业格局。
“这只是开始。”林英看向远方,“接下来,我们要拿下中华煤气和九龙仓,让香江集团成为香港真正的商业帝国。”
阳光洒在林英身上,也洒在和记黄埔的招牌上。这个曾经的英资巨头,在新主人的带领下,即将开启新的篇章;而林英的商业传奇,也将在这片香江之上,继续书写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