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建宁点点头:“我也是这么想的。黄金期货虽然稳,但留笔备用金更安全——对了,张磊刚才来电,说伦敦金涨到235美元\/盎司了,浮盈已经有123万美元。”
林英笑了笑。才十天就涨了7美元\/盎司,比预期还快。他拿起电话,打给张磊:“盯着仓位,回调超过10%立刻告诉我,别擅自平仓。”
“放心,林先生!”张磊的声音很兴奋,“我已经让团队做了风险预案,就算回调15%,我们的保证金也够。”
挂了电话,林英靠在座椅上,看着窗外的中环。阳光洒在恒生银行的大楼上,金光闪闪。他想起上午在蛇口的场景——吊车轰鸣,工人欢呼,王主任热情的笑容,还有邱淑贞认真的眼神,心里突然觉得,比起黄金期货的浮盈,这些实业的根基更让他踏实。
傍晚回家时,关之琳正坐在客厅里帮林青霞改剧本。林青霞穿着米白色的连衣裙,手里拿着笔,在剧本上写写画画——是关于蛇口的电影,名字叫《浪潮》,讲的是香港商人来蛇口投资建厂的故事。
“回来啦?”关之琳站起来,帮林英拿拖鞋,“青霞小姐写了一天剧本,饭都没顾上吃。”
林英走过去,拿起剧本翻了翻:“写得不错。把我们建水泥厂的事写进去了?”
“嗯。”林青霞抬起头,眼里带着期待,“我想把真实的蛇口写出来,让更多人知道这里的变化——对了,明天你去广州,我让淑贞跟你一起去,她现在能独当一面了。”
林英点点头,坐在她身边:“我带她去谈发行的事,顺便让她学学怎么跟大陆的人打交道。”
关之琳端来一碗鸡汤,递给林英:“明天去广州,路上小心点。我炖了鸡汤,快趁热喝。”
林英喝着鸡汤,看着眼前的妻儿,心里格外温暖。他知道,黄金期货能带来巨额财富,但只有实业和影业的根基扎稳了,财富才能守得住,才能真正地为他和他的家人遮风挡雨。
夜里,林英坐在书房,看着桌上的广州水泥订单预案和《烟雨江南》的发行方案,还有香江集团的上市计划,指尖轻轻摩挲着这些文件。窗外的月光洒进来,落在文件上,像给这些正在萌芽的事业镀上了一层金边。
他拿起电话,打给郑裕彤:“明天把香江物流广州分公司的地址发给我,我带邱淑贞去看看——顺便跟他们敲定电影拷贝的运输细节。”
“好嘞!”郑裕彤的声音很爽快,“广州分公司的经理是我老部下,很靠谱,您尽管放心。”
挂了电话,林英靠在座椅上,闭上眼。脑海里浮现出白天在蛇口的场景——铜锣声、工人的欢呼声、王主任的笑容,还有白云机场50万吨水泥订单的诱惑。他知道,未来的路还很长,黄金期货的盛宴只是插曲,真正支撑他商业帝国的,是这些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实业,是这些一步一个脚印的布局。
第二天早上,林英带着邱淑贞去广州。车开上广深公路时,邱淑贞靠在车窗上,看着路边的稻田,兴奋地说:“林先生,这是我第一次来大陆,没想到这么热闹。”
林英笑了笑:“以后会更热闹。等我们的水泥厂、物流、影业都做起来,这里会成为全中国最繁华的地方。”
车到广州时,已是中午。广州建材局的领导在门口等着,握着林英的手,热情地说:“林先生,久仰大名!白云机场的水泥订单,就等您来谈了!”
林英握着对方的手,心里充满了底气。他知道,这场广州之行,不仅能拿下50万吨水泥订单,还能敲定《烟雨江南》的大陆发行,更能打通广州的商业渠道——而这一切,都是香江集团实业根基的一部分,是他商业帝国最坚实的底盘。
邱淑贞跟在林英身后,手里攥着发行方案,眼神坚定。她知道,这是林先生给她的机会,她要好好把握,不仅要学好发行,还要学好做生意,将来能站在林先生身边,帮他一起打天下。
阳光洒在广州的街道上,也洒在林英和邱淑贞的身上。林英看着眼前的繁华景象,心里清楚——黄金期货的财富终会落袋,但只有深耕实业,才能让香江集团在时代的浪潮中屹立不倒,才能让他和他的家人,在这片崛起的土地上,拥有真正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