邱淑贞点点头,声音很认真:“知道。要联系电影院,要做宣传,还要算票房分成——青霞小姐教过我,发行是电影的命脉,要是发行做得不好,拍得再好也没人看。”
林英笑了笑:“说得对。明天去香江影业的发行部实习,跟着王经理学,不懂就问,别害羞。”
邱淑贞眼睛一亮,用力点点头:“谢谢林先生!我一定好好学!”
晚饭时,关之琳炖了鸡汤,给林英盛了一碗:“汇丰的贷款谈得怎么样?青霞小姐跟我说了,要贷5亿,够不够?”
“够了。”林英喝了口鸡汤,“青英水泥拿长江水泥15%的股份要3亿,港灯拿5%的流通股要2亿,正好5亿。”
林青霞夹了块鸡肉给关之琳:“之琳姐,等我们控股了青英水泥,以后香江中心的水泥就不用愁了,还能便宜点。”
关之琳笑了:“那太好了。我昨天去蛇口看了,15楼的办公室快装修好了,等你搬进去,我就去帮你管财务——天佑的幼儿园也找好了,就在蛇口,每天上班能顺便送他。”
林英看着她们,心里很踏实。他知道,这5亿贷款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,但只要身边有她们,再重的担子也能扛起来。
夜里,林英坐在书房处理文件。林青霞端着杯热牛奶走进来,靠在他肩上:“还在忙?”
“看长江水泥的财务报表。”林英把报表递给她,“这15%的股份拿下来,我们就握了25%,成为最大股东,以后长江水泥的生产线,全听我们的。”
林青霞接过报表,看了一眼:“李首富会不会不甘心?”
“他不甘心也没用。”林英喝了口牛奶,“九龙塘亏了5000万,长江实业的股价跌了10%,他现在自顾不暇,根本没精力跟我们抢。”
林青霞坐在他腿上,搂住他的脖子:“林英,你真厉害。要是没有你,我现在还在片场拍那些没意义的戏。”
林英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:“我们是一家人,你的事就是我的事。”
窗外的月光洒进来,落在桌上的贷款合同上,“5亿港元”的数字格外醒目。林英知道,这5亿贷款是他商业帝国的基石——有了青英水泥的水泥供应,有了港灯的电力保障,他就能在香港和大陆之间搭建起一座坚固的桥梁,而这座桥梁,会带着他和他的家人,走向更广阔的未来。
第二天早上,林英刚到公司,老张就跑进来:“林生,成了!12%的长江水泥股份拿下来了!那几个潮汕商人很爽快,一听说分红高20%,立刻签了合同!”
“好。”林英接过合同,嘴角扬了起来,“现在握了22%,再拿3%就能控股。让投资部的人去收散户手里的股份,不惜代价。”
中午,投资部又传来好消息:“林生,怡合抛了3%的港灯股份,我们全接了!现在握了18%,再拿2%就能到20%!”
林英点点头,拿起电话打给沈弼:“沈行长,贷款能不能提前两天到账?我要在下周长江水泥的股东大会前控股。”
“可以。”沈弼的声音很爽快,“明天就让伦敦的资金到账,保证不耽误你。”
挂了电话,林英靠在座椅上,看着窗外的中环。阳光洒在恒生银行的大楼上,金光闪闪。他知道,下周的长江水泥股东大会,会是一场硬仗,但他不怕——有5亿贷款做弹药,有25%的股份做底气,他一定能拿下青英水泥的控制权,而港灯的20%股份,也近在眼前。
陈默拿着一份电报走进来:“林生,青霞小姐来电,说香江影业的落地窗装好了,让你去看看——她还说,淑贞明天去实习,让你去跟王经理打个招呼。”
林英笑了笑:“走,去蛇口。”
车开上深圳湾大桥时,阳光正好。林青霞靠在车窗上,看着远处的蛇口工业区,兴奋地说:“林英,你看!青英水泥的烟囱冒烟了!是不是开始投产了?”
林英顺着她指的方向看过去——青英水泥蛇口分厂的烟囱冒着淡淡的白烟,像一条白色的丝带。他笑了笑:“下个月正式投产,到时候香江中心就能用我们自己的水泥了。”
林青霞点点头,眼睛里满是期待:“等你控股了青英水泥和港灯,我们就在香江中心举行庆功宴,邀请王主任、沈弼行长,还有张彻导演,一起庆祝。”
林英握住她的手,心里充满了底气。他知道,这5亿贷款只是开始,控股青英水泥和港灯也只是铺垫,未来还有更大的舞台在等着他——但只要身边有关之琳、林青霞、邱淑贞的陪伴,有天佑的笑容,他就永远不会输。在这片正在崛起的土地上,他要做最耀眼的枭雄,用水泥和电力,用电影和梦想,搭建起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,照亮香港和大陆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