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都市重生 > 香江枭雄:从武行替身到世界首富 > 第11章 票房爆场引邵访,地块暗查遇淑贞

第11章 票房爆场引邵访,地块暗查遇淑贞(1 / 2)

大年初三的香港,年味裹着海风飘在街巷里。尖沙咀和记黄埔院线的旺角影院外,红色的《海峡往事》海报被鞭炮碎屑染了点金红,排队的人从影院门口绕到街角,连卖炒栗子的摊贩都笑着说:“林老板的电影,比年初一的舞狮还热闹!”

林英坐在车里,看着窗外攒动的人头,手里捏着张伟刚送来的票房快报——大年初三首场,三家影院场均上座率102%(有人站着看),票房收了18万港元,比同期邵氏的《楚留香》还多3万。陈默把车停在路边,递过来一杯热豆浆:“林生,邵六叔的助理刚又来电话,说六叔在清水湾片场等着见你,让你看完票房就过去。”

林英喝了口豆浆,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。邵逸夫找他,无非是为了排期的事——昨天《海峡往事》票房一出来,邵氏的股价就跌了两个点,六叔怕是坐不住了。他把票房快报折好放进兜里,对陈默说:“先去家里绕一圈,把天佑的长命锁给之琳,顺便拿份青英水泥的年度报表。”

车开上弥敦道,路边的花市还没撤,卖年桔的摊位前围着一群孩子,穿新衣的妇人讨价还价的声音隔着车窗都能听见。林英看着这烟火气,想起1976年他还在邵氏当武行,大年初三就被拉去片场翻跟头,一天挣20块港币,连碗热豆浆都舍不得喝。不过三年,他倒成了能让邵六叔主动约谈的人。

“林生,你看那边。”陈默突然指了指路边——几个穿蓝色工装的工人正抬着“和记黄埔港口扩建”的广告牌,广告牌上印着蛇口码头的设计图,年和蛇口工业区签的合作项目,投了8000万港元,等通航后,香港到深圳的货运时间能缩短一半,到时候青英水泥运去大陆更方便。

到家时,关之琳正抱着天佑在客厅玩,小家伙穿着红色的虎头鞋,手里攥着林青霞送的银长命锁,看见林英进来,咿呀叫着“爸爸”扑过来。关之琳接过林英递来的票房快报,眼睛亮得像星星:“这么厉害?青霞小姐要是知道了,肯定很高兴。”

“刚让陈默给她发了电报,估计明天就能收到。”林英抱起天佑,把他举过头顶,小家伙咯咯笑起来,口水蹭了他一脸。关之琳拿帕子帮他擦脸,小声说:“邵六叔找你,是不是要怪你调了《楚留香》的排期?我帮你准备了青英水泥的报表,你带去给六叔看看,证明我们和记黄埔不是故意针对邵氏。”

林英心里一暖。关之琳这半年跟着他看了不少商业报表,居然也懂用数据说话了。他捏了捏她的脸:“还是我老婆聪明。等从邵氏回来,带你和天佑去海洋公园玩。”

关之琳脸颊微红,帮他把报表放进公文包:“你快去忙吧,天佑我带着呢。对了,布朗早上又来电话,问你什么时候去谈九龙塘的地块。”

“等见过六叔再说。”林英亲了亲天佑的额头,又看了眼关之琳,“中午别等我吃饭,邵氏片场的饭堂估计要留我。”

车到清水湾片场时,已经是上午十点。邵氏的片场还跟三年前一样,旧仓库改的摄影棚外堆着假山道具,穿戏服的演员蹲在路边吃盒饭,场务拿着扩音喇叭喊:“《楚留香》剧组的,赶紧化妆!六叔要来看拍摄!”

林英刚下车,就看见邵逸夫的助理周先生迎上来,客气地说:“林生,六叔在贵宾室等着呢,特意让厨房炖了燕窝。”

贵宾室在片场办公楼的二楼,木质楼梯踩上去咯吱响。推开门,邵逸夫正坐在红木沙发上看剧本,穿一身灰色中山装,头发梳得一丝不苟。看见林英进来,他放下剧本,指了指对面的沙发:“林生,坐。听说你昨天的电影,票房压过了我的《楚留香》?”

林英坐下,把青英水泥的报表递过去:“六叔说笑了,只是运气好。这是青英水泥去年的报表,净利润3200万港元,比前年涨了40%,多亏六叔当年在我收购青英时帮我说话。”

邵逸夫接过报表,却没看,指尖敲了敲桌面:“我找你,不是为了夸你。你把《楚留香》的黄金场调给《海峡往事》,邵氏的股东今天一早就打电话来问,说我邵逸夫老了,连个后生仔都压不住。”

林英端起桌上的燕窝,喝了一口,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:“六叔,我调排期,不是针对邵氏。《海峡往事》是台湾青霞影业的第一部电影,我给它黄金场,一是帮朋友,二是想让香港的院线知道,我们不排外——以后台湾的片商来香港,说不定会优先跟邵氏合作,这是给邵氏铺路。”

邵逸夫抬眼看他,眼神里带着审视:“铺路?你倒是会说话。那你说说,我邵氏的《楚留香》,现在排期怎么办?”

“我已经让张伟调整了。”林英放下碗,从公文包里拿出新的排期表,“从大年初四开始,《楚留香》加开下午四点的黄金场,票房分账给邵氏提两个点。另外,我想跟六叔谈个合作——和记黄埔院线出500万港元,跟邵氏合资拍一部武侠片,主角用邵氏的明星,导演找张彻,票房我们五五分。”

邵逸夫接过排期表,眼睛扫过“分账提两个点”“合资500万”的字样,嘴角终于勾了勾:“你这后生仔,倒懂得互利共赢。合资拍电影的事,我让周先生跟你对接。不过林英,你要记住,香港的院线,终究是我邵逸夫和邹文怀说了算,你想站稳脚跟,得学会跟我们这些老家伙打交道。”

“是,六叔教诲,我记在心里。”林英站起身,“那我就不打扰六叔看拍摄了,合资的合同,我让律师明天送过来。”

走出贵宾室,林英松了口气。邵逸夫这只老狐狸,看似在问责,其实是想试探他的野心——只要给他足够的利益,他不会真的为难自己。陈默凑过来:“林生,谈妥了?刚才看见张彻导演在摄影棚,要不要去打个招呼?”

“不用了,先去九龙塘看地块。”林英刚要上车,就听见摄影棚那边传来争吵声,夹杂着女孩的哭声。他皱了皱眉,走过去一看——几个场务正围着一个穿洗得发白的校服裙的女孩,为首的场务手里拿着一件破了洞的戏服,大声骂:“你个死丫头,把戏服勾破了,赔500块港币!不然别想走!”

女孩低着头,肩膀微微发抖,手里攥着一个布包,声音带着哭腔:“我不是故意的……我兼职一天才50块,赔不起……”

林英走近了些,才看清女孩的脸——眉眼很亮,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,虽然低着头,却能看出下颌线很精致。她攥着布包的手指关节发白,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。

“怎么回事?”陈默上前一步,亮出和记黄埔的工作证,“你们是哪个剧组的?”

场务看见工作证,脸色变了变,却还是硬着头皮说:“我们是《楚留香》剧组的,这丫头勾破了戏服,不肯赔钱!”

女孩抬起头,眼睛红红的,却没掉眼泪,看见林英时,愣了一下——她认得他,上次在邵氏片场见过,是和六叔一起的大人物。

林英拿起那件戏服,看了看破洞——只是勾破了个小口子,补补就能穿。他对场务说:“戏服我赔了,500块,你去和记黄埔的财务科领。”

场务喜出望外,连忙点头哈腰:“谢谢林生!谢谢林生!”

等场务走了,林英才看向女孩:“你叫什么名字?怎么在这里兼职?”

“我叫邱淑贞,在湾仔中学读高三,寒假来片场做临时演员。”女孩擦干眼泪,声音还有点哑,“谢谢先生帮我赔钱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