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. 设备更新:引进德国新型水泥生产设备,提高生产效率30%;
3. 销售渠道:拓展香港中小型建筑公司客户,不再依赖大型地产商;
4. 资金来源:通过股市增发股份,募集500万港元资金。
周明轩越看眼睛越亮,看完后,他放下计划书,看着林英:“林生,你这些计划都很好,但资金和人脉,我们公司都没有。广东番禺水泥厂,我们联系过,他们不愿意和我们合作;德国设备很贵,我们买不起;增发股份,也没人愿意买。”
“我有办法。”林英说,“我认识广东番禺水泥厂的厂长,能帮公司谈成合作;德国设备的钱,我可以通过投资公司借给公司;增发股份,我可以带头认购。”
周明轩愣住了:“你有这么大的能力?”
“我正在筹备一家投资公司,资金不是问题。”林英语气坚定,“但我有一个条件:公司增发的股份,我要认购40%,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,参与公司的管理。”
周明轩犹豫了——他执掌青英水泥几十年,不愿意把公司的管理权交给一个年轻人。但公司现在的情况,再不改革,就真的要倒闭了。
他沉默了很久,终于叹了口气:“好,我答应你。但你要保证,不能把青英水泥卖给外人,这是我们香港华人自己的企业。”
“我保证。”林英坚定地说。
1976年9月10日,青英水泥发布公告:“公司拟增发2000万股股份,每股2.5港元,募集500万港元资金,用于设备更新和原料采购;投资者林英认购800万股,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,持股比例11.25%(10万+800万),担任公司副总经理,负责改革事宜。”
公告一出,香港股市一片哗然——没人知道林英是谁,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,居然突然成为青英水泥的第二大股东。
长江实业的办公室里,李首富看着青英水泥的公告,皱起了眉头:“林英?这个人是谁?查一下。”
旁边的助理很快回来汇报:“李先生,查不到详细信息,只知道他以前是武行替身,现在做投资,手里持有和记黄埔的股份,还炒期货赚了钱。”
李首富端起茶杯,若有所思:“有意思,看来香港的商界,要多一个年轻人了。”
而此时的林英,正在青英水泥的办公室里,召开第一次改革会议。他看着台下的老员工,笑着说:“从今天起,青英水泥,要开始新的征程了。”
关之琳拿着鲜花,站在办公室门口,看着台上意气风发的林英,眼睛里满是骄傲和爱意。她知道,她喜欢的这个男生,一定会成为香港最厉害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