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旨完毕,那太监脸上的肃穆才稍稍缓和,对陈远露出一丝浅笑:“忠毅伯,陛下还有口谕。”
陈远再次躬身:“臣恭聆圣谕。”
太监压低声音,道:“陛下说,边镇之事,托付于卿。魑魅魍魉,皆可涤荡。但有需兵符节制之处,可密奏于朕。望卿不负朕望,还北疆一个清平。”
可密奏请调兵符!这是赋予了他在紧急情况下,近乎先斩后奏的临机专断之权!皇帝的支持,可谓到了极致!
“臣,必肝脑涂地,以报陛下天恩!”陈远郑重承诺。
送走宣旨太监,陈远与毛骧回到书房。毛骧这才详细禀报了京师的情况。原来,他的密奏送达后,果然在朝堂引起了轩然大波,冯胜一党极力反扑,甚至有不少勋贵联名上书质疑。但皇帝态度异常坚决,力排众议,在拿到密奏后迅速控制了冯胜及其核心党羽,并以雷霆手段下达了这份圣旨。
“伯爷,京师如今已是风声鹤唳,与冯胜牵连着众,蒋大人正全力清查。”毛骧道,“陛下此举,意在快刀斩乱麻,避免局势失控。”
陈远点头,他明白,皇帝这是要借冯胜案,彻底整顿勋贵集团和边镇积弊。
“张诚何在?”陈远问。
“押在诏狱,等候伯爷下令。”
陈远眼中寒光一闪:“不必等了。明日午时,校场集合大同所有千户以上将领,本官要亲自监刑!将张诚,明正典刑!首级处理后,即刻派快马传送各边镇示众!”
“是!”毛骧凛然应命。
“另外,”陈远看向毛骧,语气凝重,“冯胜虽已下狱,但其在军中的势力盘根错节,难免有余党铤而走险。你立刻以锦衣卫指挥使的名义,行文宣大各镇,宣布陛下圣裁,申明律法。同时,暗中排查各卫所将领,凡与冯胜、张诚过往甚密,且有劣迹者,列出名单,严密监控,若有不轨,立即拿下!”
“属下明白!”
雷霆圣旨已下,大势已定。但陈远知道,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。如何平稳地接收、消化冯胜和张诚倒台后留下的权力真空,如何彻底肃清他们在边镇的残余势力,如何确保北疆的长久安宁,这一切,都需要他更加谨慎,更加铁腕。
他走出衙门,望着大同城上空那轮渐渐清晰的明月。月光如水,洗刷着连日来的阴霾与血腥。
皇帝将涤荡北疆的利剑交到了他的手中。接下来,他便要用这把剑,斩尽奸邪,劈开一条通往太平盛世的血路。
雷霆已至,接下来的,便是犁庭扫穴,彻底清算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