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的目光不再局限于大同,而是扫视着整个宣大防线,乃至更后方的山西都司。冯胜的根基在军中,其影响力绝不止于大同。他必须预判,如果皇帝最终决定动冯胜,可能会引发多大范围的震荡?哪些军镇可能会不稳?哪些将领是冯胜的死党,哪些可以争取?
“不能只守不攻。”陈远自语。被动防御,只会让对手有更多时间布局。他必须主动出击,哪怕只是佯攻,也要打乱对方的节奏。
他唤来负责监控雁门关外烽燧堡的锦衣卫小旗官。
“烽燧堡那边,情况如何?”
“回伯爷,依旧如常,有人员看守,未见货物移动。”
“好。”陈远眼中闪过一丝厉色,“调一队人,换上……蒙古鞑子的服饰,今夜子时,去袭扰一下那个烽燧堡!不必强攻,制造混乱,放几把火,杀几个外围看守即可,但要做出抢夺货物的姿态。记住,动作要快,打完就走,不留活口,也不留任何与我大明有关的痕迹!”
小旗官先是一愣,随即明白过来:“伯爷是想……嫁祸塞外部落,逼他们转移军械,或者……引出背后之人?”
“不错。”陈远冷然道,“那批军械是冯胜的命门之一。无论他是否相信是蒙古人所为,都绝不会允许这批货出任何闪失。只要他动了,无论是转移还是加派人手,我们就可能找到新的破绽!”
“属下明白!这就去安排!”小旗官领命而去。
安排完这一切,窗外天色已近黄昏。夕阳的余晖将大同城染上一层血色。
陈远独立窗前,身形挺拔如松。他知道,自己已经踏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。与一位国公为敌,每一步都如履薄冰,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。
但他别无选择。从他决定彻查军械案开始,就注定了要与这些盘根错节的势力碰撞。退缩,只会死得更快。唯有以血还血,以牙还牙,在这刀锋上杀出一条路来,才有一线生机。
今夜,烽燧堡将燃起烽火。而这,只是他反击的开始。大同的天,注定要被这血色浸染。而他,要在这血色中,为自己,也为这大明的边关,杀出一个朗朗乾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