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6章 战后余波(2 / 2)

“其二,稳妥兑现承诺。对‘劝借’款项及商贾功爵,需按章程尽快兑现,以彰朝廷信誉。然,功爵授予,需有尺度,可虚衔为主,厚禄为辅,以免滥觞。”

“其三,稳固商会作用。经此一役,商会于物资转运、稳定市场已显成效。当顺势引导,令其专注于商事,协助官府平抑物价、疏通物流,然需严加监管,绝不可使其干预地方政务,触碰兵权。”

他侃侃而谈,既考虑了金融稳定,又顾及了朝廷信誉和权力平衡,思路清晰,措施务实。

朱元璋与刘伯温对视一眼,皆微微颔首。

“嗯,你考虑周全。”朱元璋道,“便依此思路,与户部、礼部详细拟定章程。至于商会监管……”他目光转向刘伯温,“刘先生,你看……”

刘伯温捻须道:“老臣以为,诚意伯所言‘严加监管’四字,乃是关键。可仿照御史监察之制,由都察院选派干练御史,常驻各大商会,监督其运作,稽查账目,防患于未然。”

“准!”朱元璋当即拍板,“此事便由刘先生会同都察院去办。”

离开武英殿,田娃与刘伯温并肩而行。

“伯爷经此风波,愈发沉稳干练了。”刘伯温淡淡道。

“中丞过奖。”田娃谦逊道,“不过是尽己本分。只是如今明枪易躲,暗箭难防。”

刘伯温目光悠远:“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。行高于人,众必非之。此乃常理。伯爷只需持身以正,谋国以忠,陛下圣心烛照,宵小之辈,终究难成气候。”

田娃知道这是刘伯温的提醒与勉励,拱手称谢。

回到府中,田娃并未感到轻松。皇帝的信任,刘伯温的支持,固然重要,但前方的路依然布满荆棘。暗处的敌人如同毒蛇,潜伏在阴影中,随时可能发出致命一击。而战后繁重的重建与改革任务,也容不得半分懈怠。

他走到书案前,上面摊开着北疆的舆图和大同城的修复图纸。烛火摇曳,映照着他坚定而沉静的面容。

大同的血刃暂时封藏,但属于他的战场,还远未到鸣金收兵之时。他提起笔,蘸饱了墨,开始勾勒下一步的蓝图。无论是朝堂的博弈,还是经济的革新,他都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。为了这个他亲手参与缔造的时代,也为了那份在血与火中淬炼过的、不容辜负的信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