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灵异恐怖 > 开局被撵之傻柱觉醒 > 第158章 新新燎原(下)

第158章 新新燎原(下)(2 / 2)

“何记”被瞬间推至风口浪尖。 作为高端餐饮的代表,其大量招牌菜依赖顶级天然食材。媒体和公众迫切想知道:“何记”将如何应对这场颠覆?是拥抱未来,还是坚守传统?

压力空前。 内部意见严重分裂:激进派认为必须立即投资或合作,抢占技术制高点,否则将被时代淘汰;保守派则坚决反对,认为这违背了“何记”追求“自然本味”的初心,是自毁长城。

所有人的目光,再次聚焦于何晓。 这已不是简单的商业决策,而是关乎企业灵魂的价值抉择。

何晓再次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。他召集了前所未有的扩大会议,不仅包括高管、科学家、厨师,还邀请了伦理学家、社会学家、环保领袖甚至美食哲学家。经过激烈而深入的辩论,他做出了一个充满智慧且极具胆识的决策——“第三条道路”:积极研究,审慎应用,价值引领。

他在全球发布会上郑重宣布:

1. 设立“未来食物伦理与创新实验室”:投入巨资,独立开展细胞农业技术的深入研究,重点聚焦于其长期安全性、营养全面性、以及对生物多样性和传统农业社区的潜在影响评估。同时,开放实验室,与全球机构合作,共同制定行业伦理准则和技术标准。

2. 坚守“真味”底线,探索“善用”场景:“何记”承诺,在其核心餐厅的招牌菜品中,绝不使用实验室培育的肉品替代顶级天然食材,坚守对自然和传统的敬畏。但是,将积极探索该类技术在特定场景下的“善用”,例如:用于制作员工餐,大幅降低碳排放;用于开发价格亲民的可持续蛋白产品,惠及更广泛人群;用于复刻已功能性灭绝的传奇食材,用于文化教育和体验,而非商业销售。

3. 发起“全球饮食未来共识”倡议:联合各方力量,举办高级别论坛,推动关于未来食物技术的透明对话和理性共识构建,确保技术发展服务于人类福祉和社会公平,而非加剧新的不平等。

这一“不偏不倚、立足长远”的立场,起初备受争议,却被许多深思熟虑的观察家誉为“极具远见和责任感”。 它既避免了因保守而落后于时代,也防止了因冒进而迷失方向。它彰显了“何记”作为行业领袖的格局——不是技术的被动接受者或盲目追随者,而是以其深厚的价值观为基础,主动参与塑造技术未来的引导者。

“基因膳源”的风暴,如同一次极限压力测试,极大地提升了“何记”的品牌深度和公众信任度。 人们看到,在面对足以颠覆行业的巨变时,“何记”表现出的不是恐慌或投机,而是冷静、负责和远见。

风雨过后,何晓登上太平山顶。 脚下是璀璨的香江,心中是前所未有的澄澈与坚定。他拨通了父亲的电话。

“爸,‘人造肉’这阵风,算是刮过去了。”

电话那头,何雨柱正在院子里侍弄他的几盆兰花,闻言笑了笑:“嗯,风总是要刮的。咱这盆花,根扎得深,就不怕它东西南北风。重要的是,你得知道,啥时候该浇水,啥时候该施肥,啥时候,得守着它那份天生的‘性儿’,不能乱改。”

“我明白,爸。”何晓望着远方,“技术是水是肥,但咱们这株‘何记’的根本,是它自个儿长出来的那个‘味儿’。水和肥,是为了让它长得更好,不是要把它变成别的什么东西。”

“对喽!”何雨柱的声音带着欣慰,“就是这么个理儿!你这火,算是越烧越明白了。”

“新火燎原”的征程,在经历了经济的寒冬和技术的风暴后,非但没有熄灭,反而燃烧得更加纯净、更加深邃。 何晓领导下的“何记”,已经不再仅仅是一艘商业巨轮,它更像一座灯塔,以其独特的价值光芒,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浪潮中,为行业、也为社会,指引着一种可能的方向——一种兼顾传统与创新、效率与公平、商业价值与人文关怀的、可持续的未来。

远航仍在继续,海图却愈发清晰。下一段航程,将是驶向更为广阔的价值蓝海。而传奇,正以更恢弘的笔触,继续书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