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薪火计划”的启动,如同在“何记”这棵已根深叶茂的大树下,播下了一片充满希望的种子。它标志着“何记”的发展视野,从追求当下的商业成功,拓展到了谋划未来数十年的基业长青。何晓带领的管理团队,在稳步推进业务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同时,将大量精力投入到这项着眼于未来的战略性工程中。内部“青苗工程”选拔出的首批年轻才俊,被派往全球不同区域、不同业态进行轮岗历练;外部“星火计划”资助的几个前沿食品科技项目,也取得了初步研究成果;“播火行动”则在偏远山区的中小学收获了热烈反响。一切似乎都在沿着精心规划的蓝图稳步推进。
然而,历史的洪流从不因个人的良好愿望而改变方向。就在“何记”上下踌躇满志,准备迎接新一轮发展高峰时,一场席卷全球的、远超商业范畴的巨型风暴——新型高传染性病毒疫情,以摧枯拉朽之势袭来,对高度依赖人员流动、线下体验和全球供应链的餐饮业,造成了近乎毁灭性的冲击。
“何记”全球数百家门店被迫歇业,现金流以惊人的速度枯竭,股价连续暴跌,市值蒸发近半。更严峻的是,疫情导致的物流中断、人员隔离、消费信心崩塌,使得整个行业生态濒临崩溃。哀鸿遍野中,即便是“何记”这样底蕴深厚的巨头,也感受到了刺骨的寒意和生存的威胁。
危急关头,何晓展现了作为新一代掌舵人卓越的危机领导力与战略定力。
他没有惊慌失措,而是在父亲何雨柱“只要灶火不灭,就有翻身之日”的精神支撑下,迅速将公司运营模式切换至“战时状态”,并出人意料地将这场空前的危机,视为检验和加速“新火计划”、“薪火计划”的极端压力测试场,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“生存与进化”之战。
1. 极限生存,现金为王:他第一时间宣布高管团队集体降薪,并动用一切信用工具确保员工工资发放和核心供应商货款支付,稳住了军心与供应链基本盘。同时,成立“战时成本控制小组”,对每一项非必要支出进行苛刻审核,全力保障现金流安全。
2. 全力转战线上,化危为机:线下堂食瘫痪,线上成为生命线。何晓集中所有资源,全力提升“何记味典”预制菜和“何记生活”平台的运营能力。智能供应链系统在极端条件下发挥了关键作用,优化配送路线,保障核心城市供应;“何记大脑”大数据平台精准预测需求波动,指导柔性生产;全员转型线上营销,何晓甚至亲自上阵直播,教授简易家常菜做法,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。线上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,成为支撑公司度过寒冬的“诺亚方舟”。
3. “薪火”淬炼,逆境育人:何晓没有叫停“薪火计划”,反而将其与抗疫实践紧密结合。“青苗工程”的学员被紧急投入线上运营、社区团购、供应链协调等一线战场,在极限压力下接受最残酷的实战洗礼;“星火计划”资助的科研团队,则转向研发适合家庭操作的便捷餐包和提升免疫力的营养食谱;“播火行动”转为向隔离社区和医护人员捐赠爱心餐。危机,成为了检验和锻造未来领袖的最佳熔炉。
4. 担当社会责任,塑造品牌灵魂:在自身极度困难的情况下,何晓力排众议,坚持“不裁员”,并设立专项基金保障员工健康。同时,利用全球采购网络,紧急从海外采购紧缺医疗物资支援抗疫一线,并将部分中央厨房产能转为生产爱心餐,持续捐赠给医疗机构和困难家庭。这些举措,虽然在短期内增加了财务压力,却极大地凝聚了内部士气,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,将“何记”的品牌形象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这场极限求生之战,艰苦卓绝,却也极大地锤炼了“何记”的组织韧性和创新活力。 当疫情阴霾逐渐散去,市场开始复苏时,“何记”凭借其在危机中展现出的强大执行力、数字化内功和深厚的社会责任感,率先实现了V型反弹,市场份额不降反升,品牌价值跃升至新的历史高度。资本市场用真金白银投下了信任票,股价不仅收复失地,更连创新高。
经此一役,何晓的领袖地位无可撼动,“新火计划”与“薪火计划”的战略前瞻性也得到了最残酷的验证。 “何记”这艘巨轮,不仅在惊涛骇浪中幸存下来,更完成了一次深刻的组织进化和能力升级,为未来的远航锻造了更坚固的船体和更强劲的动力。
风雨过后,何晓再次陪着父亲何雨柱,漫步在维多利亚公园。 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金黄,远处的摩天大楼熠熠生辉。
“爸,这一年,像过了十年。”何晓望着平静的海面,感慨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