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. 菜单灵活调整:他要求后厨团队,暂时下架受影响的菜品,同时加速研发一批不依赖被狙击食材的新菜式,利用当季本地优质食材,推出“时令特选菜单”,并向客人坦诚说明情况,争取理解。何雨柱甚至亲自站到前厅,向熟客解释,承诺尽快恢复经典菜品,其诚恳的态度反而赢得了客人的尊重和支持。
4. 舆论正面引导:欧阳文山则配合行动,在媒体上适度披露“何记”遭遇供应链困难但积极应对的消息,着重宣传其不妥协、自力更生的态度,将危机转化为展现品牌韧性的机会。
何雨柱的沉着应对,暂时稳住了阵脚。但所有人都知道,这只是权宜之计。备用供应链成本高昂且不稳定,自主研发前路漫漫,pAUc的资本触角不知还会伸向何处。巨大的压力,让何雨柱 visibly 消瘦下去,鬓角的白发也多了许多。
一天深夜,何雨柱独自在空无一人的后厨,对着灶台发呆。连续多日的奔波劳心,让他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。这时,娄晓娥悄悄走了进来,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鸡丝粥。
“柱子,趁热吃点吧。”娄晓娥心疼地看着丈夫,“别硬撑了,要不……我们想想别的办法?哪怕暂时退一步……”
何雨柱接过碗,粥的温热透过瓷碗传到掌心。他抬起头,看着妻子担忧的脸,缓缓摇了摇头,声音沙哑却坚定:“晓娥,退不得。这一步退了,‘何记’就真的完了。pAUc要的不是合作,是吞并。我们把心血养大的孩子,不能就这么拱手让人。”
他顿了顿,目光望向窗外漆黑的夜空,仿佛在与无形的对手对话:“他们以为用钱能买断一切,能扼杀手艺。但他们错了。厨师的根,在手上,在心上,在这口锅里。只要火不熄,心不死,味道就断不了!”
就在这时,他的手机响起,是医院护工打来的。护工说,墩子师傅今晚精神稍好,反复念叨着想见老板,有话要说。
何雨柱立刻赶往医院。病房里,墩子师傅靠在床头,脸色依然苍白,但眼神却异常清亮。他握住何雨柱的手,虚弱却清晰地说:“柱子……外面的事,我听说了……别怕……咱们‘何记’的味儿,是几代人传下来的……不是哪家公司的货……他们断不了……你带着伙计们……好好干……把我那份……也干出来……”
听着老兄弟这发自肺腑的嘱托,何雨柱眼眶一热,重重地点了点头。这一刻,他心中所有的犹豫和疲惫都被一扫而空,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更加磅礴的力量。
从医院出来,何雨柱没有回家,而是直接回到了酒楼。他召集了所有值班和闻讯赶来的骨干员工,站在大厅里,看着一张张熟悉而坚定的面孔。
“伙计们!”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,“刚才我去看了墩子师傅。他让我告诉大家,别怕!‘何记’的味儿,断不了!因为这味道,不在火腿里,不在酱料里,而在咱们每个人的手上,心里!pAUc能断我们的货,断不了我们的手艺,更断不了我们这股子心气儿!”
他目光灼灼,扫过每一个人:“从明天起,咱们就当重新创业!食材,咱们去找更好的!技术,咱们自己去钻研!菜,咱们一道一道重新打磨!让那些人看看,‘何记’这块牌子,到底是怎么立起来的!”
“老板!我们跟你干!”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回应,群情激昂。
风雨如磐,砥柱中流。何雨柱知道,最艰难的时刻或许还未到来,但他已无所畏惧。这场关乎“何记”生死存亡的战争,早已超越了商业竞争的范畴,成为一场关于匠心、传承与尊严的保卫战。而下一回合,他将不再只是防守。一个酝酿已久的反击计划,开始在他心中清晰起来。他要让pAUc明白,有些东西,是资本永远无法征服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