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8章 薪火(上)(2 / 2)

一天下午,上海店后厨一位被何雨柱颇为看重、正在重点培养的年轻砧板主管小赵,突然支支吾吾地向何雨柱提出辞职。追问之下,小赵才坦白,有一家新成立的、背景神秘的“鼎香餐饮集团”(经查,与pAUc有千丝万缕的联系)以高出“何记”近一倍的年薪和承诺“技术总监”的职位,挖他过去,主要负责筹建中央厨房和预制菜研发。

几乎同时,香港总部也传来消息,负责“何记味典”供应链管理的资深经理,也收到了类似的高薪挖角邀请!

pAUc这一招,极其毒辣!他们不再攻击“何记”的过去,而是直接瞄准其未来发展的核心——人才和技术!尤其是对预制菜业务关键人才的挖角,意图不言自明:要么让“何记”新业务夭折,要么窃取其核心技术!

消息传来,何雨柱震怒之余,也感到了刺骨的寒意。资本的力量,竟然可以如此赤裸裸地践踏行业的规则和人情!但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。愤怒解决不了问题,必须拿出应对之策。

他没有选择用更高的薪水去“竞拍”人才,因为他深知,靠钱留住的人,最终也会为钱而走。他决定采取一种更长远、也更符合“何记”价值观的方式。

他分别与提出辞职的小赵和那位供应链经理进行了开诚布公的深谈。他没有指责,也没有挽留,只是平静地分析了利弊:

“人往高处走,水往低处流。对方给出的条件,确实优厚,我理解你们的选择。”何雨柱看着坐立不安的小赵,语气平和,“但是,小赵,你想过没有?一个靠烧钱挖人、急于求成的公司,真的能静下心来做菜吗?他们看中的是你现在的技术,还是你未来的成长?在‘何记’,虽然薪水可能没那么高,但你有最好的平台学习,有老师傅手把手教,有清晰的成长路径。你的根在这里。去了那边,你可能只是一个被用来快速复制技术的工具。”

他又对那位供应链经理说:“李经理,预制菜的核心,不只是配方,更是对食材的理解、对流程的掌控、对品质的坚持。这些内功,需要时间沉淀。对方可以挖走你这个人,但挖不走‘何记’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供应链体系和品质文化。你确定要去一个一切从零开始、只追求快钱的地方吗?”

何雨柱的话,句句戳中要害,既点明了现实利益,更触及了职业发展的长远考量和对自身价值的思考。他还做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承诺:尊重他们的选择,如果决定离开,会按照劳动法给予补偿;但如果将来想回来,“何记”的大门依然敞开。

最终,小赵在经过一夜深思后,红着眼眶找到何雨柱,收回了辞职信:“老板,您说得对。我还年轻,技术还没学透,不能只看眼前这点钱。我想留在‘何记’,跟您和老师傅们继续学!”而那位供应链经理,在权衡再三后,也选择了留下。

何雨柱用真诚和远见,成功化解了pAUc的这次精准挖角。但他知道,这仅仅是开始。pAUc绝不会善罢甘休,人才的争夺战将长期存在。

经此一役,何雨柱更加坚定了加快内部人才培养的决心。他进一步完善了“何记厨师学堂”的激励机制,设立了“技术晋升通道”和“创新奖励基金”,让有才华的年轻人看得到未来的希望。他还计划推出“核心员工持股计划”,让骨干员工真正与“何记”的命运捆绑在一起。

墩子师傅的病房里,何雨柱握着老兄弟的手,轻声诉说着最近发生的一切。“老哥哥,你放心养病,家里有我在,乱不了。咱们‘何记’的灶火,不仅不会熄,还会越烧越旺,传给更多靠谱的年轻人。”

墩子师傅虽然还不能多说话,但眼中闪烁着欣慰和信任的光芒。

“何记”这艘航船,在经历了核心人员病倒和外部资本挖角的双重风暴后,不仅没有沉没,反而因为何雨柱的沉着应对和内部的积极变革,变得更加团结和坚韧。薪火相传的道路,虽然布满荆棘,但火光,已然越发明亮。然而,何雨柱明白,与pAUc的这场围绕人才与未来的战争,才刚刚拉开序幕。下一波的冲击,或许会更加猛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