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雨柱微微点头,但并不急于下结论。他更关注的是食材供应链、政策环境以及本地消费者的真实需求。他让助理收集了大量的市场报告和政策文件。
在一次看似偶然的场合,何雨柱“巧遇”了一位负责商业招商的区领导。在友好的气氛中,对方热情介绍了北京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,特别是对引进外资、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非常欢迎。何雨柱顺势提出,“何记”有兴趣将香港成熟的餐饮管理经验和预制菜技术引入内地,寻找合作机会。对方表示出浓厚兴趣,约定后续深入洽谈。
一切似乎都在按计划顺利推进,波澜不惊。然而,何雨柱心里清楚,真正的考验还没到来。秦淮茹和许大茂,就像两颗定时炸弹,不知何时会引爆。
果然,在行程的第五天傍晚,何雨柱接到了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打来的电话。对方声音带着一种刻意装出来的热情和熟稔:
“喂,是何雨柱何老板吗?我是许大茂啊!听说你回四九城了?怎么也不通知老朋友一声?太不够意思了吧!晚上有空没?哥们儿做东,在‘王府盛宴’摆一桌,给你接风洗尘!一定得来啊!”
许大茂!他终于找上门来了!语气里的虚情假意和试探意味,隔着电话线都能闻到。何雨柱握着电话,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。该来的,终究还是来了。
他看了一眼身旁面露担忧的娄晓娥和跃跃欲试的何晓,对着话筒,语气平静无波:
“哦,是大茂啊。好久不见。接风就不必了,我们行程紧,明天一早就走。你的好意,心领了。”
他直接拒绝了邀请,不给对方任何套近乎或设局的机会。电话那头的许大茂显然没料到何雨柱如此干脆,愣了一下,干笑两声:“哎呀,这么急啊?那太可惜了……下次,下次一定……”
挂断电话,房间里的气氛有些凝重。
“爸,许大茂他……”何晓欲言又止。
“跳梁小丑,不必理会。”何雨柱摆摆手,眼神锐利,“他打电话来,无非是试探虚实,或者想捞点好处。我们按原计划,明天一早就飞上海,然后转机回香港。”
他不想在四九城多做停留,以免节外生枝。这次回来的目的——感受氛围、了解市场、初步接触——已经基本达到。至于那些陈年旧怨,他早已放下,更无意在此刻纠缠。
然而,树欲静而风不止。就在何雨柱一家准备离开北京的那个清晨,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,通过欧阳文山的紧急越洋电话传了过来——秦淮茹不知通过什么途径,竟然向几家内地有影响力的媒体和网络论坛,匿名投递了一份歪曲事实的材料,旧事重提,再次污蔑娄晓娥的家庭背景,并影射何雨柱“忘恩负义”、“为富不仁”!
北方的阴影,竟如此迫不及待地再次笼罩过来!虽然这些伎俩在香港已被证明无效,但在内地特定的舆论环境下,仍可能掀起风浪。
何雨柱站在酒店房间的窗前,望着晨曦中渐渐苏醒的北京城,目光冰冷。秦淮茹的阴魂不散,让他彻底断了最后一丝和解的幻想。
“欧阳主编,”他对着电话,声音沉稳得可怕,“按我们之前准备的预案处理。另外,帮我查清楚,许大茂在这件事里,扮演了什么角色。”
飞机冲上云霄,将四九城远远抛在脚下。何雨柱知道,这次归乡,只是一个开始。与北方阴影的最终较量,已经无可避免。而下一战场,或许将不再局限于香港一隅。他必须做好万全准备,迎接即将到来的更大风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