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面上看,这是对她能力的再次肯定和重用。在国难当头之际,赋予她极大的权力,让她协助狄仁杰这位帝国柱石,共同守卫北疆门户。这无疑是对她之前崇州之功的褒奖,也是对她“凤影”力量的一种默许和利用。
但更深一层,林薇敏锐地察觉到其中蕴含的帝王心术。
重用,亦是调离。 神都洛阳,是帝国的权力中心。她这个身份敏感、能力出众、又刚刚获封郡王的新贵,留在皇帝眼皮子底下,本身就是一种不确定因素。尤其是在她可能已经引起武三思等人强烈忌惮的情况下,将她派往危机四伏的边关,既能让她发挥所长为国效力,又能将她暂时调离政治核心,减少在神都可能引发的波澜。可谓一举两得。
信任,亦是考验。 赋予她“监控军中动向”、“临机专断”的权力,看似信任无以复加,实则也是将她推到了风口浪尖。权善才是否是绝对忠诚?军中是否还有蛇灵或其他势力的余孽?这道密令,就是要她去做那个“恶人”,去甄别、去清除可能的内患。做好了,是分内之事;做不好,或者引发了新的矛盾,责任则在她。同时,这也是对她忠诚度和政治站场的又一次严峻考验。在她自身身世存疑的情况下,让她去对付可能存在的、与前朝(李唐)势力有牵连的军中将领,其用意,细思极恐。
依赖,亦是制衡。 武则天显然知道“凤影”的存在和能量。在官方兵力不足的情况下,默许甚至鼓励她动用这股私人力量为国作战,既是对她的一种依赖,也是一种制衡。让她宝贵的核心力量消耗在边关战事中,既能增强边防,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她自身的实力。
这道密令,如同一把双刃剑,既是机遇,也是陷阱。
林薇抬起头,看向狄仁杰。狄仁杰的目光平静,似乎早已料到密令的内容,只是静静地看着她,等待她的反应。
她又看向那名内卫密使杨钊,对方垂手而立,眼观鼻,鼻观心,如同泥塑木雕。
瞬间的权衡之后,林薇已然有了决断。无论武则天有何种考量,目前守住崇州,击退突厥,是符合所有人根本利益的选择。至于其中的权谋算计,她只能见招拆招,步步为营。
她面向杨钊,同时也是对狄仁杰,肃容道:“请回复陛下,薇月领旨!必当竭尽全力,协助狄公与崇州守军,稳固城防,御敌于国门之外!不负陛下重托!”
杨钊躬身:“卑职定将殿下之言,一字不差带回神都。”说完,他便在狄春的引领下,悄无声息地退出了书房。
书房内只剩下林薇与狄仁杰二人。
狄仁杰轻轻捋着长须,缓缓道:“陛下将此重任交予殿下,可见对殿下期望之深。”
林薇微微苦笑:“狄公,陛下此举,怕是也将我放在了火上烤啊。”她没有明说,但相信狄仁杰能听懂她的言外之意。
狄仁杰深邃的目光看了她一眼,意味深长地道:“非常之时,当行非常之事。殿下只需记住,凡事以国事为重,以黎民为念,秉持本心,则万般考验,皆可化为砥砺。”
秉持本心……狄仁杰再次提到了这四个字。
林薇心中了然,郑重行礼:“薇月明白,谢狄公指点。”
她退出书房,走在已然全面进入战时状态的都督府廊下,感受着空气中弥漫的肃杀与紧迫。袖中的密令仿佛带着灼人的温度。
赴崇州协防,是皇命,也是她无法推卸的责任。
个人的探寻,不得不再次让位于家国安危。
她抬起头,望向北方的天空,那里阴云密布,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血雨腥风。
新的身份,新的挑战。她这个“协防使”,不仅要面对城外的虎狼之师,还要警惕城内的暗流涌动。
真正的考验,现在才刚刚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