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带潮湿温暖的空气透过舱门涌入。
工作人员提前过来沟通,鉴于外面肯定有接机的粉丝和媒体,建议他们稍作间隔,一前一后出关,避免过于集中的关注引发不必要的混乱。
这一次,毕雯珺没有反对这个出于安全和工作效率的提议。
张予曦在团队工作人员的簇拥下,率先走下飞机,通过廊桥。
她戴着鸭舌帽和口罩,穿着简单的休闲装,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平静自然,但心跳还是不由自主地加快。
她知道,踏出接机口的那一刻,就将面对无数的镜头和可能存在的、复杂的目光。
她深吸一口气,调整了一下呼吸,迈步向前走去。身后不远处,隔着几步的距离,是毕雯珺和他的团队。
她没有回头,却能清晰地感受到他的存在,像一座沉稳的山,无声地矗立在她身后,为她隔断了所有来自背后的不确定性。
接机口果然人声鼎沸。
有举着手机和相机的媒体,更有大量热情接机的粉丝,其中不乏举着毕雯珺灯牌和手幅的“黑户”姐姐们。
当张予曦的身影出现时,现场响起了一阵骚动,快门声此起彼伏,间或夹杂着一些并不算友好的窃窃私语和审视的目光。
张予曦尽量目不斜视,保持着微笑,在保安和工作人员的护送下快步前行。
她能感觉到那些投射在自己身上的目光,有好奇,有善意,但也清晰地感受到了那些来自特定方向的、带着审视甚至敌意的注视。
那种无形的压力,让她的后背微微发僵。
就在她感觉步伐有些凝滞,呼吸微微急促的时候,她忍不住,鬼使神差地,轻轻回头看了一眼。
就在她回头的那一瞬间,目光穿越嘈杂的人群和闪烁的闪光灯,精准地撞入了身后不远处,毕雯珺的眼中。
他同样戴着帽子和口罩,只露出一双深邃的眼睛。
那双眼,此刻正一瞬不瞬地、坚定地望着她。
里面没有丝毫的犹豫、退缩或为难,只有全然的平静、支持和一种“我就在这里”的笃定。
他的眼神,像一道温暖而坚实的光,瞬间穿透了所有的喧嚣和阴霾,直直地照进她的心里。
所有的不安和紧张,在他这样的注视下,竟奇迹般地烟消云散。
张予曦回过头,原本微蹙的眉头舒展开来,唇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个清浅却真实的弧度。
她的步伐重新变得轻快而稳定,脊背也挺直了不少。
她知道,无论前方有多少风雨,有多少不确定,只要回头能看到他这样坚定的眼神,她就有了无穷的勇气。
而毕雯珺,在她回头对上他视线、然后放松下来转身继续前行的那个瞬间,一直紧绷的心弦也终于松了下来。
他微微加快了脚步,保持着那个不远不近、却足以在任何异动发生时第一时间冲上去的距离,目光始终守护着前方那个纤细却坚韧的背影。
机场的喧嚣仿佛成了模糊的背景音。
在这异国他乡的机场,他们用一前一后的距离,和一个跨越人海的眼神,完成了一次无声的交流与守护。
这比任何并肩而行或亲密互动,都更能彰显他们之间那份经得起风雨、无需言说的信任与坚定。
这场微博文化交流之夜,尚未正式开始,但他们已经赢得了属于彼此的第一场,小小的、却意义非凡的胜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