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那头的反应,可想而知。发改委和经信委,正是李主任和王主任的地盘。林望这通电话,无异于直接把手伸进了人家的口袋里。
果然,半个小时后,两个部门报上来的人选,都透着一股子古怪。
发改委送来的是一个叫张小胖的年轻人,刚考上公务员两年,据说除了会吃,最大的特长就是写会议纪要,不出彩也不出错,是单位里典型的“边缘人”。
经信委送来的则是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“技术宅”,名叫陈默,听说一天说不了三句话,整天就知道跟电脑打交道,被同事们戏称为“代码人”。
钱主任看着这两个人的简历,气得直拍桌子:“欺人太甚!他们这是明摆着塞两个包袱给你!这两个人,能干什么?”
林望却笑了。他的“情绪图谱”看得更深。
那个叫张小胖的年轻人,头顶虽然飘着[摸鱼]的标签,但在那片懒散的灰色之下,却藏着一抹极亮的、对美食近乎狂热的[探索欲]。
而那个叫陈默的“技术宅”,看似沉默寡言,头顶的[社恐]标签也很明显,但他的精神世界里,却燃烧着一团对新技术、新代码的[痴迷]的蓝色火焰。
“钱主任,您错了。”林望说道,“他们送来的,不是包袱,是两位‘专才’。”
他要的就是这样的人。没有被官场习气过度浸染,心思单纯,并且在某个领域有着极致的热爱。这样的人,一旦思想的火花被点燃,爆发出的能量将是惊人的。
第二天上午,调研组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省委一间小会议室召开。
被选中的十来个年轻人坐在会议桌前,神情各异。王珂正襟危坐,面前的笔记本一丝不苟。赵力面无表情,眼神里却透着审视。李悦则显得有些兴奋,不时悄悄看林望一眼。而被硬塞进来的张小胖和陈默,则一个缩在角落里研究着桌上的招待水果,另一个则低着头,恨不得把脸埋进笔记本电脑里。
会议室里弥漫着一股混杂着[期待]、[忐忑]、[迷茫]甚至[无所谓]的复杂气息。
林望走进会议室,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身上。
他没有坐到主位,而是拉了把椅子,坐在了长条会议桌的中间,和所有人平起平坐。
“各位,我知道你们中的很多人,现在心里都在犯嘀咕,不知道为什么会被选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‘试点小组’来,也不知道这次出去,到底是要干什么。”
林望的开场白,直接而坦诚。
“我先告诉大家,我们这次出去,不是去旅游,更不是去写一份歌功颂德的考察报告回来交差。那种东西,我相信在座的各位,闭着眼睛都能写得比我好。”
一句自嘲的玩笑,让会议室里紧绷的气氛缓和了些许。张小胖甚至没忍住,噗嗤一声笑了出来,又赶紧捂住嘴。
“我给大家看的,是这个。”林望打开投影仪,屏幕上出现的,不是任何文件或PPT,而是一张江东省的地图,上面用红色,标记出了几十个已经破产或濒临破产的老国企。
“这是我们江东的过去,也是我们的伤疤。”
接着,屏幕一转,变成了一张动态图表,显示着近五年来,江东省高技术人才的净流出数据,那条向下倾斜的曲线,触目惊心。
“这是我们的现在,我们正在失血。”
会议室里鸦雀无声,所有年轻人的脸上,都露出了凝重的神色。
“所以,我们这次出去,只为了一个目的。”林望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,“去找答案。去找一个能让我们江东省,不必再重复昨天故事的答案。去找一个能让这张地图上的红色越来越少,能让这条人才流失的曲线掉头向上的答案。”
“我不能保证这次考察会给你们的履历增添多少光彩,也不能保证我们一定能成功。但我可以保证,这将会是你们职业生涯里,最接近风暴中心,也最能看清未来的一次旅程。”
“愿意跟我一起,去风暴里走一遭的,留下。想安安稳稳写报告的,现在就可以退出,我绝不勉强。”
说完,林望静静地看着他们。
没有人动。
几秒钟的沉默后,那个一直低着头的“技术宅”陈默,突然扶了扶眼镜,用一种近乎耳语,却异常清晰的声音,问了第一个问题。
“林……林处长,我们去杭城,能见到那些……大厂的真人吗?”
他头顶那团[痴迷]的蓝色火焰,瞬间燃烧到了顶点。
林望笑了。
他知道,这支队伍,成了。
就在调研组出发的前一天晚上,林望已经入睡的手机,突然在床头柜上短促地震动了一下。
他拿起手机,是一条加密的匿名短信,上面只有寥寥几个字。
“杭城水深,当心暗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