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都市重生 > 官场沉浮: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 > 第215章 棋盘下的棋盘,与无声的较量

第215章 棋盘下的棋盘,与无声的较量(1 / 2)

夜色,如同浓稠的墨汁,从窗外一寸寸地漫进来,将省委办公厅大楼的轮廓模糊。

下班的人潮早已散去,整条走廊空旷得能听见自己心跳的回音。林望依旧坐在自己的工位上,一动不动,像一尊被遗忘了的雕塑。电脑屏幕的光,映在他脸上,明暗不定。

高建民的秘书,吴斌,那张精明而谦恭的脸,以及他对王林说的每一句话,都像被蚀刻下来,在他脑海中反复播放。

“王处,高主任让我来跟您说一声……”

“静心茶社,还是老规矩……”

林望的指尖,无意识地在冰凉的桌面上一遍遍划过,仿佛想从那光滑的木纹里,理出一条生路。

他错了。

错得离谱。

他一直以为,自己身处的是一个二维的棋盘。一方是钱振国副省长,另一方是那位藏在政研室报告背后、想扳倒他的省委常委。而王林,是那个站在棋盘边,揣着手看热闹,随时准备为胜利者喝彩的聪明看客。自己这颗棋子,虽然危险,但目标明确,只需在两股巨力之间,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,再引入省纪委周立人这支奇兵,便能破局。

可现在,高建民秘书的出现,像一只无形的手,将这块平面的棋盘猛地掀开,露出了

王林,这只老狐狸,他根本不是看客。

他也是一名棋手。

而且,他同时在好几个棋盘上落子。

他将自己这份关于清河农场的“补充思考”交给林望去写,这颗“炮弹”,明面上是递给了那位“看不见”的省委常委,作为攻击钱振国的弹药,这是第一个棋盘。

而他与纪委一室主任高建民的这场“饭局”,则是在另一个棋盘上,下了一步更深的棋。高建民与周立人分属纪委内部办案的两个主力科室,彼此竞争,理念相悖。王林与高建民接触,无疑是在向纪委内部的另一股势力,释放一个强烈的信号:钱振国这潭水,我王林已经帮你们搅浑了,里面有条大鱼,你们一室,有没有兴趣来捞?

他这是在用自己这同一颗饵,同时钓着两条,甚至更多条不同水域里的大鱼。

林望缓缓地闭上眼睛。

【关系链】系统在他脑海中,疯狂地闪烁、重组。

王林与那位“看不见”的常委之间,是一条【借势】与【利用】的虚线。

王林与高建民之间,是一条【交易】与【互相试探】的暗线。

高建民与周立人之间,是一条【竞争】与【理念不合】的实线。

而自己,林望,就是所有线条交汇的中心。那个被悬挂在蛛网最中央,瑟瑟发抖,却又必须伪装得肥美诱人的……饵。

那条“鱼已见饵,塘中有网”的短信,此刻在他脑中,呈现出全新的、令人不寒而栗的含义。

发信人,那位“看不见”的常委,他提醒自己“塘中有网”,或许并非单纯的规束。

他可能也察觉到了王林的“一鱼多吃”,察觉到了高建民这条鲨鱼的蠢蠢欲动。

他的警告,既是对林望这个“饵”说的,也是对王林这个“渔夫”说的:别耍花样,这条鱼,是我先看上的。

何其可笑。

自己殚精竭虑,以为走一步看三步,已是极限。

却不知,这些真正的棋手,他们甚至能预判到你下一步棋盘之外的动作,并提前为你布好另一张网。

林望站起身,办公室里空无一人。他走到饮水机旁,给自己接了杯水,水已经不太热了,温吞吞的,像他此刻的心情,燃不起半分热血,也冷不到彻底结冰。

他没有回座位,而是推开门,走出了办公厅大楼。

夜风吹来,带着初冬的寒意,让他混沌的头脑清醒了几分。

他没有回宿舍,而是沿着省委大院外的林荫道,漫无目的地走着。路灯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,又被下一盏路灯缩短,循环往复,像他无法挣脱的命运。

他掏出手机,屏幕亮起,那条短信还静静地躺在那里。

他没有看短信,而是点开了通讯录。

手指划过一长串的名字,王林、苏婉晴、市委书记……这些曾经或现在与他命运交织的人,此刻看起来,都像是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,遥远而不真切。

他的手指,停在了“妈”那个字上。

犹豫了片刻,他还是拨了出去。

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,那边传来母亲带着睡意的、熟悉的抱怨声。

“都几点了,还不睡觉,又加班?”

“嗯,刚忙完,准备回去了。”林望靠在一棵梧桐树干上,声音不自觉地放轻柔了许多。

“吃饭了没?别总吃外卖,没营养。天冷了,秋裤穿了没?你那老寒腿可不能大意……”母亲的声音絮絮叨叨,和平日里没什么两样。

“吃了,穿了,都好着呢。”林望听着,眼眶莫名有些发酸。

在那个由【权力】、【欲望】、【算计】、【投机】构筑的冰冷世界里挣扎了一整天,这几句简单的唠叨,像一捧温水,将他冻得僵硬的心,化开了一个小角。

“那就好,在外面一个人,要照顾好自己,别总报喜不报忧。工作上的事,妈也不懂,就盼着你平平安安的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