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望的目光,转向了脸色依旧煞白的王姐。
“王姐。”
“啊……在,林科长。”王姐慌忙应声。
“给你和老刘一项任务。”林望的语气不容置疑,“立刻去资料室,把近五年来,全国范围内所有化工企业类似泄露事故的公开应急预案,全部找出来。我不要你们看内容,我只要你们把这些预案的目录、标题、指挥架构,用最快的速度整理出来,半个小时后,我要看到。”
王姐愣住了。这个任务,不需要创造,只需要查找和整理。她最擅长的,就是这个。她心中的[慌乱]和[恐惧],像是找到了一个宣泄口,迅速消退了许多,取而代之的,是一枚[专注]的标签。
“好……好的,我马上去!”她拉着旁边还在发愣的老刘,也快步走了出去。
最后,林望看向了剩下的几位老油条,他们正襟危坐,眼神里充满了惊疑不定。
“李哥,张哥,几位都是咱们市委办的老前辈,经验比我们这些年轻人都丰富。”林望的语气,忽然缓和了下来,甚至带上了一丝请教的意味。
被称为李哥的老同事,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。
“我不要求几位写什么长篇大论。”林望诚恳地说道,“我就想请几位帮我回忆一下,这些年,市里出的所有突发事件,不管是火灾、还是群体性事件,从事后复盘来看,我们最初的应对,哪些地方是做得最差的?哪些是老百姓骂得最凶的?哪些又是领导最不满意的?”
他指了指桌上的一沓便签纸。
“不用写报告,想到一条,就写在便签上,贴到这块白板上。不论大小,不论对错,只要是你们觉得是‘坑’的地方,就把它写出来。拜托各位了。”
这番话,瞬间击中了这群老油条的软肋。让他们担责写预案,他们怕。但让他们“挑错”、“说怪话”,那可是他们的强项。这不仅没有风险,反而还满足了他们那点“众人皆醉我独醒”的虚荣心。
几个人对视一眼,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松动。
“这个……倒是能说道说道。”李哥清了清嗓子,拿起了笔。
看着几人头顶的[明哲保身]标签,逐渐被[跃跃欲试]所取代,林望的嘴角,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。
他要的,从来不是一份完美的预案。
他要的,是孙宇带回来的,最新鲜、最准确的情报,这是预案的“骨架”。
他要的,是王姐他们整理出的,全国最优的预案“模板”,这是预案的“血肉”。
他要的,是老油条们用血泪教训总结出的,一个个需要避开的“雷区”,这是预案的“灵魂”。
而他自己,要做的,就是把这些零散的部件,在最短的时间内,组装成一台能够高速运转、精准无误的战争机器。
【因果线】功能,让他能清晰地看到,当他把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拆解成无数个每个人都能完成的小任务时,那条代表着希望的绿色线条,正在变得越来越粗,越来越亮。
整个综合科,这台平时锈迹斑斑、运转迟缓的老爷车,在他的调度下,第一次发出了协同作战的轰鸣声。
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。
十分钟后,孙宇满头大汗地冲了进来,带来了第一手情报。
二十分钟后,王姐和老刘抱着一堆材料跑了回来,气喘吁吁。
半个小时后,会议室的白板上,已经贴满了密密麻麻、写着各种“教训”的便签纸。
“报告林科长,最新消息,现场专家初步判断,泄露气体中可能含有剧毒的‘光气’成分,比最初上报的氯气毒性要高几十倍!”孙宇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,将一个刚刚收到的消息,狠狠砸进了会议室。
“光气?”
这个化学名词,让刚刚建立起来的秩序,瞬间出现了一丝裂痕。所有人的脸色,再次变得难看起来。
这意味着,他们之前所有的预案模板,可能都要推倒重来!
林望的心,也猛地一沉。
他闭上眼,【因果线】在他的脑海中疯狂推演。他看到,因为“光气”这个变量的出现,无数条刚刚变绿的线条,再次开始闪烁起危险的红光。
就在这时,他桌上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,毫无征兆地,发出了刺耳的尖啸。
“铃——!”
整个会议室的人,身体都猛地一颤。
所有人都知道,这部电话,只通向云州市权力金字塔的最顶端。
林望睁开眼,眼神中没有丝毫慌乱。他走到电话前,在众人屏息的注视下,沉稳地拿起了听筒。
电话那头,传来一个沉稳如山,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和怒火的声音。
是市委书记,赵安邦。
“林望吗?我是赵安邦。我只问一句,你们的预案,考虑到最坏的情况没有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