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都市重生 > 官场沉浮:开局我就能看穿人心 > 第86章 字纸篓中藏利刃,小科员窥破大棋局

第86章 字纸篓中藏利刃,小科员窥破大棋局(2 / 2)

刘明宇,综合科副科长,是周建斌的人。这条线,清晰了。

周建斌,在插手国资委下属公司的反腐调查,并且染指“云龙湖新城”项目。这条线,也清晰了。

而“云龙湖新城”项目,恰恰是自己那份报告里,最敏感、最核心的议题,是那条连接着市委书记与市长之间[制衡]与[竞争]关系的【因果线】的源头。

所有的线索,都汇集到了一起。

赵立新让他写这份报告,是真的想让他“大胆”地写,还是想借他的手,去捅这个马蜂窝,测试一下水深?苏婉晴的[布局],又到底是要他在这场风暴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?是冲锋陷阵的兵,还是引爆一切的雷?

林望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,嘴角忽然勾起一抹自嘲的苦笑。

“老周啊老周,真是阴魂不散。上辈子,我是不是刨过你家祖坟?”他低声自语,像是在问一个纠缠了自己多年的鬼魂。

但随即,他眼中的迷茫和自嘲便一扫而空,取而代之的,是一种淬火重生后的锐利和冷静。

他不是当初那个被一份文件就能毁掉前程的愣头青了。

这张网,虽然巨大而阴森,但现在,他手里已经攥住了一根最关键的线头。更重要的是,他这只蝴蝶,能看到风暴的走向。

他重新打开电脑,调出自己写了一半的报告草稿。目光落在第三个议题“干部作风的监督困境”上。

之前的思路,是隔靴搔痒,是四平八稳。

现在,他有了“药引”。

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起来,删掉了之前那些空泛的建议。一行行全新的文字,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精准,出现在屏幕上。

“……针对当前网络匿名举报查处难、易被利益集团公关、最终不了了之的困境,建议建立‘重大工程项目网络舆情督办反馈机制’。该机制应绕开常规信访流程,由市委督查室牵头,联合纪委、网信办,对涉及投资额巨大、分包层级复杂、曾引发土地评估争议的重点项目,进行专项舆情监控。凡是出现指向明确、细节具体的网络实名或匿名举报,一律由督办小组提级调查,调查结果需在限定时间内向市委主要领导进行专题汇报……”

他没有提“云龙湖”,没有提“建发集团”,更没有提任何一个人的名字。

但他写的每一个字,都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,贴着“云龙湖新城”项目的骨头在划。他构建的这个“机制”,就像一个专门为它量身定做的笼子。

只要市委书记想强化自己的权威,想在与市长的[制衡]中占据主动,想清理门户,就一定会对这个“笼子”产生兴趣。

而一旦这个笼子被采纳,他周建斌和背后那些人,就等于被架在了火上。

写完最后一个字,林望感觉全身的力气仿佛都被抽空了,但精神却异常亢奋。

他保存好文档,关上电脑,将桌面收拾得干干净净,仿佛自己只是一个最普通的、加完班准备回家的科员。

他拎起包,最后看了一眼那个静静躺在角落里的垃圾桶,转身走出了办公室。

走廊里空无一人,声控灯随着他的脚步,一盏一盏地亮起,又在他身后一盏一盏地熄灭,仿佛他正走在一条明暗交替的命运之路上。

他走进电梯,按下一楼。

就在电梯门即将合上的那一刹那,他口袋里的手机,忽然“嗡嗡”地震动了起来。

林望掏出手机,屏幕上显示着一串陌生的号码,没有归属地。

一种不祥的预感,瞬间攫住了他的心脏。

他犹豫了片刻,还是按下了接听键。

电话那头,是一阵电流的杂音,随即,一个经过处理的、嘶哑而低沉的声音,像毒蛇吐信般,钻进了他的耳朵里。

“年轻人,不属于你的东西,最好别碰。”

林望的瞳孔猛地一缩。

那个声音顿了顿,仿佛在享受他的惊愕,然后,不紧不慢地补充了后半句,每一个字都带着冰冷的、令人毛骨悚然的恶意。

“垃圾桶里,有时候装的不是垃圾……”

“……是棺材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