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5章 雷震子机缘(1 / 2)

羑里的阴霾尚未散去,朝歌的权谋与血腥仍在继续发酵。然而,天道循环,报应不爽,一饮一啄,莫非前定。就在姬昌于狱中凭借云逸暗中护持的微光与自身坚韧意志,艰难消化着丧子之痛、砥砺道心之时,远在千里之外,一场关乎他未来脱困的关键“机缘”,也正在云逸的微妙引导下,悄然加速着进程。

这场机缘的核心,是一个孩子,一个天生背负着使命与异象的孩子——**雷震子**。

云逸的灵识,如同无形的大网,覆盖着洪荒重要的气运节点。他很清楚,按照原有的命轨迹,雷震子作为姬昌的第一百子,乃天降雷将,应运而生,未来将在姬昌逃归西岐的最关键时刻,背负父亲飞越五关,是救父脱困不可或缺的一环。然而,原有的机缘获取和成长过程,存在着时间上的不确定性。云逸要做的,并非凭空创造,而是在命运允许的范围内,进行最精细的“微调”,**确保**这颗关键的棋子,能在需要的时候,准时出现在棋盘上,并且拥有足够的力量。

**【天命之子的困境】**

终南山,玉柱洞仙府之外,云雾缭绕,仙气盎然。但在这祥和表象之下,一个七八岁模样的孩童,却正对着陡峭的崖壁和复杂的山林发愁。他便是被云中子带回终南山收养的雷震子。

此时的雷震子,虽根骨清奇,隐隐有风雷之气伴身,但毕竟年幼,修为浅薄,更未曾获得那改变他命运的两枚仙杏。云中子遵循道法自然,虽知此子与仙杏有缘,却也只是将其置于洞府,让其自行感悟、成长,等待那“机缘自来”的时刻。这在平常自是稳妥之道,但在此刻封神量劫已起、天机晦暗不明之际,却显得有些被动和迟缓。

雷震子心性单纯,却有一股天生的勇毅与对“家”的模糊渴望。他已知自己身世,知晓生父西伯侯姬昌正身陷囹圄,内心焦灼,恨不得立刻拥有通天本领,飞去朝歌救出父亲。然而,他空有救父之心,却无救父之力,每日除了完成云中子布置的简单功课,便是望着山间云雾发呆,或是尝试攀爬那些对他而言过于险峻的峰峦,结果往往是弄得一身狼狈,却毫无进展。

云逸的一个化身——一位游历四方、鹤发童颜的**采药道人“松鹤子”** ,此刻正“恰好”途经终南山。他感知着雷震子身上那纯正而焦躁的气息,心中明了,时机已至。强行赐予机缘不可取,那会沾染过大因果,且可能被云中子乃至其背后的元始天尊察觉。唯有“引导”,让一切看起来如同自然的巧合,才是上策。

**【风起青萍之末】**

这一日,雷震子又一次因试图攀爬后山险峰而失足,虽未重伤,却也擦破了手臂,闷闷不乐地坐在一块青石上。恰在此时,松鹤子(云逸化身)背着药篓,手持药锄,步履从容地从小径走来,看到他这副模样,便含笑上前。

“小友,何故在此唉声叹气?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?” 松鹤子声音温和,自带一股令人心静的韵味。

雷震子抬头,见是一位面容慈祥的老道人,不似恶人,便撅着嘴道:“我想练好本事,去救父亲!可是师父说修行要循序渐进,我自己又太没用,连这山都爬不好!”

松鹤子微微一笑,在他身旁坐下,并不直接回答他的问题,而是指着山间缭绕的云雾,说道:“小友,你看这云,聚散无常,来去随心,可能抓住?”

雷震子茫然摇头。

松鹤子又道:“你看那风,无形无质,却能摧折大树,推动巨舟,可能看见?”

雷震子再次摇头。

“这便是了。” 松鹤子捋了捋胡须,“天地间至强的力量,往往并非源于笨拙的抓取与强求,而在于‘感应’与‘契合’。你身具异禀,可曾静心感受过这山间的风?聆听过那云中的雷?”

这番话,如同一点灵光,骤然点亮了雷震子懵懂的心智。他天生与风雷亲近,却从未有人如此清晰地点明。他愣愣地看向松鹤子。

松鹤子继续引导,声音仿佛带着奇异的魔力:“老夫观你气韵,与这后山绝巅之上的某种气息隐隐相合。那里,或许有与你本源相呼应的东西。不过,山高路险,非蛮力可及。你当如风一般轻盈感知路径,如雷一般迅捷抓住时机,而非徒耗气力。”

说着,松鹤子看似随意地用手中的药锄,在一旁松软的泥土上划了几下,留下几道看似杂乱、实则暗合奇门遁甲中“风行”、“雷动”轨迹的浅痕。“天地万物,皆有纹路。循其纹,可省其力。” 他留下这句似是而非的话,便背起药篓,飘然远去,仿佛真的只是一位偶然路过、随口点拨的游方道人。

雷震子怔怔地看着地上的痕迹,又望向那高耸入云、时常有雷电隐现的山巅,心中一种莫名的渴望与感应前所未有的强烈起来。松鹤子的话,没有直接告诉他仙杏的存在,却精准地指向了仙杏所在的方向,并给了他一种全新的“寻找”思路——不是靠蛮力攀登,而是靠自身风雷本源的“感应”,去“契合”那冥冥中的机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