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霄宫的沉默注视,如同永恒的星空,高悬于顶,无言却重若千钧。诸圣的态度已然明晰,闲云阁的根基日益深厚,信息与资源的网络遍布洪荒。然而,站在这看似稳固的基业之上,云逸心中非但没有丝毫轻松,反而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、沉甸甸的责任感,正清晰地、不容置疑地压上肩头。
这使命感并非凭空而来,而是在漫长岁月中,由无数线索、经历与感悟汇聚而成,最终在他道境提升、与天道(小墟)羁绊加深后,水到渠成般地明晰起来。
它源于混沌之中的探索。那尊被“噬界之敌”力量侵蚀、最终只余残念的“饕餮”魔神,其绝望与不甘的记忆碎片,如同冰冷的警钟,时刻回荡在云逸识海。那是一种超越洪荒内部纷争、旨在湮灭一切有序存在的恐怖,是真正的纪元之劫。直面过那等存在,洪荒内部的量劫、教派之争,在他眼中已然显得……渺小。
它源于那神秘的域外骨片。其上记录的迥异星图,冰冷的“观测日志”、“边界定位”、“高价值目标标记”等符号,无不指向一个更加浩瀚、也更加危险的多元宇宙图景。洪荒,或许并非唯一,也绝非绝对安全。那“噬界之敌”的阴影,可能正笼罩着无数像洪荒这样的世界。骨片原主人的“逃逸”与“警告归零”,便是血淋淋的证明。
它源于与小墟日益深刻的共生。他能清晰地感知到,小墟核心深处那道因上古大战留下的“伤痕”依旧存在,虽经他多年以功德与神魂之力温养,有所好转,但远未到彻底修复的程度。这道伤痕,削弱了天道的完整性,也使得洪荒在面对外部威胁时,防御能力大打折扣。修复她,便是修复这方天地的根本。
它更源于对自身之道的明悟。“情理之道”,并非独善其身之道。以情感同身受,便无法对那可能席卷洪荒、毁灭万灵的劫难视若无睹;以理洞察万物,便能看清那隐藏在盛世之下的巨大危机已然迫近。拥有力量,知晓危机,若只求自身超脱,那这“道”,便成了空中楼阁,失了根基。
这一日,云逸摒弃所有外务,于万象殿最深处的静室中闭关。他没有修炼,没有推演,只是将心神彻底沉静下来,如同梳理乱麻般,将过往所有经历、所有信息、所有感悟,一一回顾、印证。
从穿越初期的挣扎求生,到建立闲云阁收拢遗珠;
从引导三皇奠定人道根基,到涿鹿之战暗中救助生灵;
从混沌遇险获取关键信息,到与诸圣论道确立自身地位;
从小墟从冰冷程式到情感萌芽,再到如今化形之念渐生……
一幕幕景象在心间流淌,最终,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两个不可回避的核心:**修复天道伤痕**,**应对“噬界之敌”**。
这不是某个圣人指派的任务,也不是基于利益权衡的选择,而是他云逸,作为这方天地的一份子,作为与天道羁绊最深之人,作为洞悉了部分真相的先行者,所必须承担起来的**使命**!
当他明悟此点的刹那,静室之中并无异象,但他的神魂却仿佛经历了一场洗礼,变得更加凝练、通透。一种由内而外的坚定与沉稳,取代了过往因诸圣态度、外界局势而产生的些许波澜。他的道心,于此一刻,真正找到了那超越个人得失、关乎天地存续的终极锚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