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日傍晚时分,天色已经有些昏暗,王府笼罩在一片沉郁的暮色里。
正在书房看书的王洵听到禀报,说王明带着两个箱子求见,他只得放下自己珍爱的书籍前往客厅。
来到客厅,只见厅中放着那两个描金漆箱,箱子上的铜锁在灯光下泛着冷光。听到脚步声,端坐在椅子上的王明立刻起身相迎,脸上堆起熟稔的笑容,作揖道:“见过家主。”
王洵点了点头,打量了箱子几眼,疑惑道:“现在天色已晚,你带着两个箱子前来,所为何事?”
“家主,屏小姐不是就要成亲了嘛,而我明日又有事要外出一趟,这些是我这些年收集的一些稀罕物,想提前当作贺礼送给屏小姐,以报答她我能重回王氏之情。”王明恭敬的解释道。
见他沉着脸一言不发,王明似乎知道他心中所想,继续说道:“这次出门,不知到年底还能不能回来,所以我有个不情之情,还望家主能够答应。”
王洵嘿嘿冷笑一声,道:“出门?你是要去汴梁吧?令郎已经入朝为官,你们父子也有很久没见,确实该好好聚聚。”
王明正待解释,却被他袖子一拂打断道:“好了,难得你有这一番心意,我这个做父亲的,就替屏儿感谢你这个做叔父的一片心意了。说说,什么不情之情?”
王明怆然一叹,脸上满是萧索之色,道:“屏小姐这次嫁去李家,山高路远,恐怕今生很难再见。每每想起在江南时她对我们父子的事劳心劳力的样子,心中甚是感激,这份恩情,我王明毕生难忘。如今她要远嫁,我想当面道谢,也算是了却一桩心愿。”
这番话像是戳中了王洵的软肋,他紧绷的脸色渐渐缓和,连先前对王明故意缺席婚礼的不满也散了大半。想起女儿此去再难相见,他心中也泛起一阵涩意,愣了片刻,伸手拍了拍王明的肩,语气软了几分:“你有心了,去见见也好,顺便帮我劝劝她,别总跟自己置气。李家家风清正,她嫁过去,也算得其所归。
王明连忙点头应下,转身吩咐厅外候着的四名仆人进来抬箱。待仆人将箱子扛在肩上,他又向王洵行了一礼,才转身往厅外走。
王洵看着他的背影,心中莫名的有些不安,眼神在箱子上转了转,高声道:“慢着。”
已经走到门口的王明心中一惊,转身抱拳道:“家主还有何吩咐?”
“把箱子打开。”
王明心中松了口气,余光不经意的对着其中那名身材消瘦的仆人瞟了一眼,见其神色如常,没有半分慌乱,不由地暗赞一声,急忙命人把箱子打开。
箱盖掀开,一道柔和的珠光映得厅内一亮。只见箱中铺着大红织金软缎,层层叠叠的放在一起,还有各色珍玩琳琅满目,还有几件玉饰,皆用锦盒妥帖装着,一看便是精心准备的陪嫁之物。
王洵走近几步,仔细地打量了一遍,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后,不由的自嘲了一句自己多疑,便笑着挥手让他们退下了。
回到书房的王洵总有些心神不宁,隐隐感觉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,他起身走到窗边,推开半扇窗,冰冷的寒风吹进来,却没能驱散心底的烦躁。
此时距王明离开王府已经过了一个时辰,虽然他说的那番话合情合理,但不知为何,心中的不安却越来越强烈。突然,他想到此人和陆子扬的关系,心中一惊,胡乱披上一件外套,就急匆匆的推门而去。
来到院门,两名护卫正守在那里,见王洵大步走了过来,急忙躬身行礼道:“见过老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