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人见他两人出面求情,急忙跟着附和起来。
赵匡胤见此,长呼了一口气,极力压住心里的愤怒,看着跪在地上的陆子扬,咬着牙齿说道:“好,既然众卿家都为你求情,朕就暂时饶了你,说说你的想法,如果朕不满意,后果你考虑清楚。”
陆子扬里面的内衣都被汗水湿透,脑袋那种昏昏沉沉的感觉已经消失不见,好像这么一吓,感冒竟然好了,听见赵匡胤的话,急忙道:“谢官家隆恩,臣感激涕零。臣已经把商税改革的条陈写好了,请官家过目。”说着拿出放在袖中的奏折,高高举了起来。
当时眼皮直打架,实在坚持不下去了,自己心想自己站在那里眯一会也没人会看见,哪知道睡的像死猪一样,陆子扬懊恼无比,就因为上朝睡了一觉而被处死,我也是古今第一人了。
“你自己念。”
“臣遵旨。”
等陆子扬念完,赵匡胤的脸上缓和了不少,定了定神,道:“诸位卿家,对于地方截留的钱粮过多,陆子扬建议成立商税监,分别派往各地监察赋税,三年一换,这事怎么看?”
“臣认为可以,各地方确实存在隐瞒和谎报税赋的情况,成立商税监可以扭转如今税赋核查分散、地方各自为政的局面,让各地方官没有空子可钻。”薛居正赞同道。
“现在各地方商业凋敝,全因税种太多和各地方官层层加码,所以需要一部全国通用的律法,除了规定的税种,其余不得以任何名义征收。陆子扬拟定的这些规定甚合朕意,特别是适当的提升商人的地位,官府为何可以随意的欺压商人,还不是觉得他们地位低下,报官无门,”
“朕要把这些条例贴在所有地方衙门的门前,让商人知道,哪些税该交,交多少,交到哪里去,任何官员不准擅自改动内容和增加税收,诸位觉得如何?”
“臣等附议。”众人齐齐回应道。反正对于他们没有任何损失,不过就是把地方上的钱转到了朝廷,有些人更是面露喜色,今年终于可以过一个肥年了。
提升地位也没有问题,现在他们日子也不好过,孝敬也少了。等商业兴起,那些商人要办个什么事,还不是得麻利地提着银子来巴结自己,谁会跟钱过不去呢!
“好,这些条例既然是管理商税的,就叫《商税则例》吧!”赵匡胤思考了一下,决定道。
“官家圣明。”
“对于最后一条,成立市舶司,开展与南洋之间的贸易,诸位卿家怎么看?”赵匡胤犹豫着说道。
“臣不赞成此举。”一位身穿紫色朝服须发皆白的大臣越众而出:“我大宋地大物博,物产丰富,何须和那等蛮夷之地交易,唐朝时虽开西域商路,却引来了吐蕃、回鹘屡屡叩关,安史之乱更是因边将与胡商勾结而起,前车之鉴犹在眼前。”
“再说蛮夷之地无非出产些皮毛、香料、玉石之类的无用之物,我朝百姓衣食住行皆可自足,何须多此一举。”
“臣附议。”顿时大殿内绝大部分大臣异口同声道。
赵匡胤顿时沉思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