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章 密议(1 / 2)

“什么?你知道王用之?”陆子扬一脸的不可置信,这时想起那小子对自己说的那些话,不由的拍了拍额头,自己还真是后知后觉啊。

原以为他们父子只是在两国之间作壁上观,却想不到他们早已经暗地里投靠了宋国,还顺带把自己也给硬拉了过去。

怪不得那小子三番五次的劝说自己辞官远离,当时以为他是真的替自己担心,自己还挺感动,想不到他还把自己的退路都安排好了。

等等,他说什么晋王,莫非是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?自己的历史知识一塌糊涂,但是这样在历史上大大有名的人物还是知道的,不过名声有点不太好,最着名的莫过于赵匡胤稀里糊涂的去世和强幸小周后了。

陆子扬心里鄙夷的想道,自己可不想和这样的人有太多的交集。

“当然知道,他见晋王还是老夫引荐的。”程先生见他脸上神情不断变化,继续说道:“他应该没有告诉你,他们王家本来就是中原人士,而且还是荥阳王氏的一支。大概三十年前,因为一些事情,王明的父亲负气离开了王家,带着自己的族人在临川扎下来了根。”

“如今,眼见天下就要一统,王明便有了回归家族的想法,毕竟大树之下好乘凉。而殿下与王家相交莫逆,他便请求殿下从中说和。”

“那一日殿下接见王用之时,我便在一旁。殿下见此人说话间不卑不亢又极有条理,待人接物也皆是上乘,对其大加赞赏。但他却说有一人自己才学不及其万一,听他说完之后,殿下便对你大感兴趣,便吩咐老夫对你多加留意。”

听完了前因后果后,陆子扬也不知该哭还是该笑。不过自己不安的内心彻底的平静下来,现在自己性命是真的保住了。但是这种掌控的感觉让他十分难受。

自己的生活凭什么要别人给自己做主。不过现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,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。

“粮草运往大营后,我们便去往和州,你有伤在身,在那里休息两日便前往汴梁。见到殿下后,你可千万不要让人失望。”程先生眼中厉芒一闪,淡淡的吩咐道。

“对了,我叫程德玄,担任开封府左押衙一职,你也可以叫我程先生。”

……

和州是此地最大的城池,与长江相距不过三十公里,宋国名将曹彬攻陷后,便把中军大帐设在了此处。

战争刚开始时,盗匪横行,打家劫舍者比比皆是,百姓死的死,走的走。宋军占领后,曹彬立即下令整顿城内治安,安抚受惊的百姓,对偷蒙拐骗的不法分子直接杀无赦,百姓也从最初的恐慌后逐渐的放下心来,隐隐有了当初的繁华。

陆子扬坐在马车上,歪着身子挑起帘子看着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,心中也颇为高兴,看来这里的百姓已经从战争的阴霾下走了出来,又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。

其实老百姓要的真的不多,平安富足即可,但是上下几千年,又有几个帝王会真的这么去做呢!

坐在对面的程德玄开口道:“同你这一路,还是第一次看见你这样舒心的笑容,老夫倒是有些好奇其中的原因了。”

“我只是替那些百姓高兴,他们不会再整日担惊受怕,流离失所,看见他们脸上的笑容,心里有所感触罢了。”说到这里,不由的想起金陵城门外的一幕,不由的长叹了一口气。

“想不到你还有一颗悲天悯人之心。不过只要天下一统,老百姓的日子自然会好起来的。”程德玄奇怪的看了他一眼,心里却有些轻视,此人如此感情用事,如何成得了大事。

“天下一统,就老百姓就真的能过上好日子吗?”陆子扬低头喃喃自语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