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章 辞行(2 / 2)

书房内,王家父子苦思冥想许久,却始终想不出一个能留住陆子扬的法子,两人不禁面面相觑起来。

这时,下人来到门外禀报,陆子扬前来辞行,此刻已在客厅等候。父子俩听闻,心中更加忧愁。

两人来到客厅,只见陆子扬正坐在椅子上品着茶,身旁放着一个包裹。

陆子扬见二人进来,急忙起身,抱拳行礼,言辞恳切道:“叔父,用之。承蒙二位这段时间的悉心照料,子扬铭记于心。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,如今我要去金陵了,特来向二位辞行。”

王明神色复杂,眼中满是感慨;王用之更是难掩失落之情。

王明率先开口,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子扬,以你的才学,日后定能成就一番大事业。我王家虽满心希望你能留下,但也深知不能耽误了你的大好前程。只是当下局势并不明朗,可得仔细斟酌啊!”

王用之也面带忧愁道:“是啊,兄长,入朝为官之事,还望你三思而后行。”

你以为我想啊!我只想在徐铉身边苟一段时间,哪知道他竟然要我当官。自己满心无奈,却又无从辩驳。

其实仔细想来,也是自己考虑欠妥。原以为,以自己对四书五经一窍不通的情况,根本不可能踏入官场,压根儿没料到会出现这般局面。毕竟,在科举考试中,他这样的 “门外汉” 绝无可能通过。

可当他向徐铉说明自身情况时,徐铉却满不在乎地大手一挥,说道:“子扬,无需担忧,有老夫举荐,国主定会应允。”

原来,在当下的南唐,虽说大力推行科举制度,但倘若能得到德高望重之人的举荐,同样可以入朝为官,且品级不低,这就如同现代大学的特招生一般。

面对满腔热忱的徐铉,陆子扬实在不好再说些什么,否则,徐铉恐怕会怀疑自己对南唐的忠诚度了。

“多谢叔父、用之关心。只是徐大人力荐,我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。” 陆子扬转移了话题道,“叔父,用之,来旺为人忠诚可靠,往后便劳烦二位多加照顾了。”

王家父子伫立在大门外,望着陆子扬乘坐的马车缓缓远去,渐行渐远,最终消失在视野尽头。两人不约而同地长叹一声,脸上满是淡淡的惆怅。

“子扬走了,咱们也该好好商量商量后续的计划了。看来,得提前进行了。” 王明神色凝重,说完,便带着王用之朝着书房小院走去。

来到书房外小院,王明在一座假山的凸起处缓缓转动。紧接着,令人惊奇的一幕发生了,只见假山表面悄然露出一扇石门大小的缝隙。父子俩随即闪身而入,不多时,那缝隙又缓缓合拢,恢复了先前的模样,仿佛从未被打开过一般。

第一卷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