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平息了此地的战火,便知晓了星海深处还有更多的世界在燃烧。
黑佛,不过是这无边苦难中的一个缩影,一个引子。
第二幕,悲音入耳,万界沉沦。
坐标如灯塔,苦难似潮涌。
悟空依旧静坐,面色无波。
但在他平静的外表下,心神却如同被投入巨石的深潭,波澜涌动。
他想起了师父菩提祖师消散前那充满期许的眼神,想起了如来涅盘时那“护住此界”的宏愿,想起了玉帝、镇元子以及无数牺牲者守护这片天地的决绝。
他们的守护,并非狭隘。
菩提传道,愿智慧广传;如来慈悲,度一切苦厄;玉帝统御,求的是三界秩序安宁。
他们的道,在本质上,与感知中那些哀嚎世界对“安宁”与“生存”的渴望,并无不同。
此界已安,是因有人站出来扛起了责任。
那么,彼界沉沦,他既感知,岂能坐视?
更何况,黑佛遁逃,如同毒蛇归穴,若不斩草除根,迟早会再次成为祸患,不仅可能危及三界,更会继续荼毒其他世界。
于公于私,于情于理,这星海之外,他都必须去一趟。
这不是一时冲动的侠义,而是历经劫波、明心见性后,对自身“道”的延伸与践行。
他的道,是混沌,是包容,是创生亦能归墟。
守护值得守护的,终结必须终结的,这便是他的混沌之道在更宏大尺度上的体现。
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,混合着对未知挑战的隐隐期待,在他心中清晰起来。
他缓缓睁开了眼睛。
眸中不再是映照三界的平静,而是倒映着无数星辰生灭、位面浮沉的深邃。
他的目光,仿佛穿透了九重天阙,穿透了三界壁垒,牢牢锁定了虚空深处,那道属于黑佛的、散发着恶意的坐标,以及坐标背后,那更广阔、更黑暗的未知疆域。
第三幕,使命加身,道途延伸。
心向星海,征途已定。
山风拂过,卷动他额前的毛发,却吹不散他眼中那坚定如铁的光芒。
他低头,看向膝上的如意混沌棒。
棒身微不可察地轻颤,传来一股跃跃欲试的战意与陪伴,仿佛在说:无论去往何方,并肩而战。
悟空伸出手,轻轻抚过冰凉的棒身,嘴角勾起一丝极淡、却锐利如刀的弧度。
“老伙计,此间事了,也该活动活动筋骨了。”
他站起身,立于山巅,眺望远方。云海在脚下翻腾,三界的生机在身后流淌。
但他的前方,是星辰大海,是万界悲歌,是宿敌的巢穴,也是……他混沌之道下一步的征途。
感知已明,坐标已定。
只待……最后的安排,与那必不可少的同伴归来。
星海的召唤,已然清晰。新的征程,即将启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