依据法身世界的史书记载,人族之中曾涌现出赫赫有名的三皇五帝。但细究起来,在这三皇当中,没有一个是真正纯粹的人族。
即便是五帝,他们也不过是承袭了三皇的传承。严格意义上讲,也不能算是毫无杂质的纯正人类。
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,实则在于法身所处的那个世界,人类的传承乃是五花八门,各种各样。
法身世界的传承宛如一座巨大的宝库,其中收纳融合了来自人族、神族、巫族、妖族、兽族乃至魔族等各个不同种族的传承。
换而言之,生活于本体法身所在世界中的人类,其身份构成异常复杂。在这些人类的身上,既能寻觅到各个种族鲜明的特征印记,又能领略到源自不同种族传承。
如此这般,使得这个世界的人类显得格外与众不同,充满了无尽的奥秘与魅力。
在法身所处的世界之中,人们之所以会虔诚地祭拜形形色色的神灵仙佛以及妖魔鬼怪,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的思想深处留存着各个种族的传承。
直白点说,存在于法身世界中的人类并非纯粹且单一的族群。以人王安登和人类始祖伏羲为例,他们皆不属于单一的人类。
谈及法身世界中人类对于自身起源的种种传说,那更是五花八门。这恰恰反映出法身世界的人类构成,并非仅仅局限于人族这一单一种族。
根据法身世界的相关记载,在上古时期曾出现过赫赫有名的“三皇五帝”。然而,关于这些人物的事迹却纷繁复杂,既有源自道教的传说版本,又有充满神秘色彩的神话传说。
如此一来,要确切分辨哪些说法是真实可信的,哪些又是虚构臆造的,着实困难重重。
不过,如果依据人王安登所遗留下来的记忆来判断。在那个时候,自封为皇者并非仅有三人,实际上是五人。
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称谓:自称天皇的巢、自称地皇的燧、自诩为神皇的农、自称为人皇的伏羲,还有那位号称妖皇的女娲。
然而,根据法身世界所留存下来的古老记载,那位自称为“天皇”的巢,后来被人们称作“有巢氏”;而同样自称为“地皇”的隧,则被尊称为“有隧氏”。
还有那位自号“神皇”的农,他最终以“神农氏”之名流传于世。另外,自称为“人皇”的伏羲,也顺理成章地被冠名为“伏羲氏”。就连那自封“妖皇”的女娲,亦被世人唤作“女娲氏”。
不仅如此,在这一众名号之中,唯有神农氏、伏羲氏以及女娲氏得以长久保留住“三皇”的尊称。其余二者,不知因何缘故渐渐失去了“皇”之称号。
正因如此,原本的五皇之说逐渐演变为如今广为人知的“三皇”。
再谈到“帝”这个称谓,在人王安登所处的那个时代里,其实并不怎么稀罕。当时,自封为“帝”者可谓多如牛毛。
而至于法身世界中所提及的“五帝”,在人王安登在世之时,他们才刚刚初露锋芒罢了。那个时候,他们的修为还没有达到帝境。
古月和睦仔细梳理了一下,人王安登的记忆以及法身上的各种思想观念后,不禁深深感慨:法身世界中的人类着实错综复杂。
单说自己的法身,其复杂程度甚至令人王安登的意念都难以捉摸透彻。不过,此时此刻并非深入探究法身奥秘的最佳时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