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里只是说如同,不是相同。只是按照果位和境界的层次来进行比较的。实际上,真正的按照修为来说,是无法比较的。
不过,随之佛教传到东土大唐之后,佛法之中也添加了不少古武功法。故此,很多和尚的修为还是按照古武功法来说比较合适。
比如这个镇国大师级别的和尚,很难按照果位来衡量他的修为。但按照古武神道功法来说,这个镇国大师级别的和尚,应该是天界境,也就是天师层次的境界。
一定要按照果位来说这个镇国大师的级别,那就是如同元婴层次的斯陀含(一来果)。毕竟,这位镇国大师的和尚,还没有达到地仙境界。
再说,拿修为境界来说,根本无法按照一个体系来比较。很多时候,只能按照战斗力来比较。在古月和睦眼中,那个镇国大师级别的和尚的战斗力,也就是天师层次。
和尚旁边一位宛如平凡老者般的人物,他身上散发出一种古朴而深邃的气息,让人不禁猜测他应是一名古武修者。从其仪态和气质来看,想必拥有镇国大师的称号。
紧接着映入眼帘的另一位,则身着清朝的将军服饰,看起来约莫四十余岁,身姿挺拔如松,威风凛凛、气势逼人,毫无疑问,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镇国将军了。
要知道,这镇国将军可是代表着官府!单论其修为境界,恐怕已达到了天师之境。
待得古月和睦款款落座后,那位和尚与老者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古月和睦,并面带微笑向她轻轻颔首示意。古月和睦微笑点头,回礼。
且不说其他种种,光是凭借古月和睦成功击杀那条黑色巨龙一事,便足以令那两位对他赞赏有加、微笑相待了。
然而,唯有那镇国将军并未看向古月和睦,仿佛在他的眼中,这些有关修者之间的事务,显得微不足道、不值一提一般。
在主判席上的前方,乃是一块约三十米见方的宽阔空地。很显然,这块空地正是专门用于举办比武争斗的赛场所在之处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赛场相较于主判席而言,地势要低出一米有余。正因如此,当裁判安坐于主判席时,可以轻而易举地将整个赛场上的情形尽收眼底,一览无遗。
在赛场四周有铁栏杆,栏杆外面有三米左右的通道,每面通道之中都有两个裁判,共计八个裁判。这八个裁判在通道之中走动,能更好的观察比赛的过程。
三米通道的外面,是用是横木搭建的临时座位,一根横木比一根横木高,依次而上。横木之间的空隙比较宽敞,人坐上去不会拥挤。
根据进入赛场的实际人数,相应地安排了数量相当的座位。
对于那些临时多出的人群而言,他们只能无奈地站立在横木后方那片没有设置座位的空旷之地,以这样的方式来观赏比赛。
尽管现场聚集了多达数万名观众,因为入场的通道足足设有好几个,所以人们入场的整体速度仍旧较为迅速。
古月和睦悠然自得地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后,不紧不慢地品饮了一盏香茗。就在这段短暂的时间里,那个偌大的场地竟然已经座无虚席!
甚至连贵宾区域的两侧和后方,也密密麻麻地坐满了修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