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唉……”一声悠长而无奈的叹息在空寂的洞府中回荡。
她这身体,如今不说是风中残烛,那也是摇摇欲坠、即将熄灭的残火。
若不能及时寻到“柴薪”添进去,补充耗损的精元,修复受损的根基,只怕道行倒退都是轻的,严重的话,可能就此伤重不治,数百年的苦修毁于一旦。
可这“添柴加薪”,又岂是易事?
里面的门道和讲究,多了去了。
她是妖修,走的是吸纳日月精华、淬炼己身的道路。
对她而言,最佳、最对症的补品,正是那些同样走炼体路线、修为有成的大妖之血肉。
那些大妖,在漫长的岁月中,不断锤炼体魄,将一身血肉筋骨打磨得如同金铁,其中所蕴含的生命精气和血肉能量,对于同属妖类的她而言,乃是无上大补之物,极易吸收转化。
这里面有个简单的道理,一个大妖,若是其身体的某个部位缺失了,凭借强大的生命力和修为,确实能够慢慢修复生长回来。但那新生的部位,无论是强度、韧性,还是其中蕴含的本源精气,都绝对无法与经过千锤百炼的原始部位相提并论。
一个有修为的妖怪,那些能够在战斗中轻易被舍弃、用于断尾求生的部位,往往都是相对次要、蕴含能量较少的。
就好比壁虎的尾巴,断了还能再生,但那尾巴有什么作用吗?
不能打不能用,只有个吸引敌人的作用。
若能得一块真正大妖的血肉,凭借其中磅礴的精气,她这身沉重伤势,恢复起来定然能事半功倍,速度极快。
可问题是——如今她去哪里弄来这等大妖血肉?
别说她现在这副重伤濒死、实力百不存一的凄惨状态,就是在她全盛时期,面对那些真正称霸一方、肉身强横的妖族巨擘,她也根本不够看,上去挑衅无异于以卵击石,给对方送菜还差不多。
借她十个胆子,她也不敢去打那些存在的主意。
此路……已然不通。
既然“质”的道路走不通,那似乎只剩下“量”的积累了。对于妖类而言,另一个快速恢复元气、甚至提升修为的“捷径”,便是……吃人。
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:为何《西游记》中的妖魔,大多都对“吃人”情有独钟?
最核心、最直接的原因,便在于道教及民间信仰中的一个普遍设定——人类乃“万物之灵”,是天地气运所钟,其体内天然蕴含着一种珍贵的“元气”或“精气神”。
妖怪通过日常修炼,吸收日月精华、天地灵气,过程缓慢而艰辛。
而直接吞噬拥有这种“灵气”的人类,则被视为一条修炼的“捷径”,一种高效的“补品”。
普通人类:对于大多数道行不深的小妖乃至部分大妖来说,吞噬普通凡人,可以较快地增强妖力,加速修行进程。这好比一种效果显着的“大补药”。
特殊人类:而像唐僧这样,乃是十世修行的好人,一点元阳未泄,其肉身更是被渲染为具有长生不老的奇效。
这无疑是所有妖魔梦寐以求的至高“圣药”,若非人的肉身本身具有一定的“灵效”,也不会有那么多妖怪对“吃唐僧肉能长生”的传言深信不疑,前仆后继了。
(关于吃人有好处这事,原着里虽然没有明文提到这概念,但也有这一层意思在。)
………
“吃人”这个念头,刚在地涌夫人脑海中浮现,便被她自己迅速且坚决地摒弃了。
若是在前段时间,她或许还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,暗中掳掠些凡人,用以疗伤续命。
毕竟山高天庭远,天庭统御三界,事务繁多,不可能面面俱到,总有些鞭长莫及的阴暗角落。
可如今……时代不同了。
地涌夫人抬起头,目光仿佛能穿透厚厚的岩层,望向那冥冥之中的九天之上,眼神中充满了复杂难言的情绪,愣愣无言。
如今这三界,与以往有何不同,她是住在地下不假,但又不是一直在地底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