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璇成功通过一品炼丹师考核的消息,犹如一阵春风,轻轻地吹过城南小院的每一个角落。这个小小的团队,因为这个好消息而沸腾了起来,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和自豪。
李富贵在千锤阁的学徒生活也逐渐走上正轨,他每日辛勤地抡锤打铁,虽然工作辛苦,但他却乐在其中。通过不断地实践和磨练,他对力量的掌控越来越精妙,每一次的锤击都能准确地击中目标,发出清脆的声响。
与此同时,苏杨的“天机先生”之名,在经过城北凶宅改运一事后,更是声名远播。他的名声已经不再局限于城西坊市那片小小的地方,而是传遍了整个城市。人们对他的能力充满了敬畏和好奇,纷纷前来寻求他的帮助和指点。
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,甚至开始有一些小家族的代表或者商会管事,带着更复杂的问题和更丰厚的卦金,通过各种渠道打听、求见。苏杨依旧维持着“一日三卦”的原则,但接触的层面明显提升,获取的报酬也水涨船高,每日进账数百灵晶已成常态。
小院的静室内,苏杨面前堆放着近日赚取的数千灵晶,光芒闪烁,灵气氤氲。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,目光沉静。
“是时候了。”他低声自语。
一直像江湖术士般摆摊,终究不是长久之计。不仅格调有限,难以接触到真正核心的客户与信息,而且安全性也存疑。他需要一个固定的、具有一定门槛和私密性的场所,将“天机”这门生意,正规化,高端化。
他的目标,是开设一家“天机阁”。
接下来的几日,苏杨减少了出摊的频率,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寻找合适的店面上。他走遍了天枢城几个主要区域,最终在位于城中心与城南交界处,一条名为“青云巷”的僻静街道上,相中了一处正在转租的二层小楼。
这小楼位置不错,闹中取静,门前有一小片空地,可植些翠竹,增添雅意。楼体有些旧,但结构完好。最重要的是,租金相对合理,一年五千下品灵晶,在苏杨目前的承受范围之内。
苏杨没有犹豫,直接找到房东,支付了租金,签下了三年的租约。
拿到钥匙后,他并没有立刻开业,而是开始了紧张的筹备工作。
首先是小楼的改造。他亲自动手,以混沌之气混合星辰砂、静心玉粉等材料,在小楼的外墙和内部关键结构上,刻下了隐匿、防御以及小型聚灵阵法。这些阵法看似简单,却蕴含混沌演化之妙,寻常修士难以窥破,化神以下想要强行闯入也需费一番手脚。
内部布置,他追求的是“雅”与“秘”。一楼设为接待厅堂,摆放着几张由清心木打造的桌椅,墙上悬挂着那幅“天机可测”的墨宝,角落燃着宁神香,氛围清幽。二楼则设为三间独立的静室,用于接待贵客,进行更深入的推演卜算,静室墙壁皆以隔神木包裹,确保私密。
他还定下了几条规矩,准备刻成木牌,悬挂于门前:
一、一日三卦,需提前三日预约,非诚勿扰。
二、卦金视事而定,百枚下品灵晶起,上不封顶。
三、三不算:必死之人不算,大奸大恶不算,自身命运不算。
四、泄露天机,折损福缘,所求之事,需承其因果。
这些规矩,旨在提高门槛,筛选客户,同时也为自己留下转圜余地,避免卷入过深的因果纠缠。
就在苏杨忙于筹备天机阁开业事宜时,星璇和李富贵也各自带来了好消息。
星璇凭借一品炼丹师的身份,顺利在丹霞谷下属的一家店铺挂名,她炼制的那些品质超群的辟谷丹和回气散,一经推出,便因效果显着、蕴含生机而备受好评,很快销售一空,为她带来了第一笔可观的收入。她甚至接到了几个小批量定制丹药的订单。
李富贵则在千锤阁的一次内部小比中,凭借扎实的基础和一丝混沌之力对材料特性的微妙影响,锻造出了一柄品质接近极品法器的“厚土剑”,赢得了工坊大师傅的连连称赞,破格提升他为正式炼器学徒,工钱翻了一番,并且允许他在非工时为自己和朋友打造些小物件。
团队的每一个人,都在以自己的方式,在这座庞大的修真城市中扎根、成长。
半月之后,一切准备就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