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下文学小说网 > 都市重生 > 我的气运之眼 > 第58章 生机微芒与金丹论道

第58章 生机微芒与金丹论道(2 / 2)

“不错,正是引导。” 云鹤真人捋了捋雪白的长须,语气愈发沉稳,“我们需要寻找一种力量,这种力量必须满足几个条件:其一,极其温和,不会对那脆弱的平衡产生任何冲击;其二,能与苏杨那点特殊的生机微芒产生共鸣,甚至被其主动接纳吸收;其三,其性质最好能与寂灭道韵相安无事,甚至……某种程度上能融入其中,而不被排斥。”

玄木真人闻言,眉头紧锁,急切地思考着:“我之所修,乃乙木长生之道,灵力中蕴含蓬勃生机,若在平时,或可一试。但此刻,木灵之气虽生机盎然,却属性相对活跃、张扬,与那死寂冰冷的寂灭道韵格格不入,一旦输入,恐怕非但不能滋养,反而会像冷水滴入滚油,瞬间引发剧烈反应……”

“非是寻常属性的灵力。” 云鹤真人摇了摇头,否定了这个想法。他的目光变得有些悠远,仿佛穿透了层层山岩,望向了那无尽浩瀚的星空深处。“此子身上的生机,颇为奇异,不仅能引动我等近距离的清晰感应,老夫在魔渊时,亦曾有过模糊的远程悸动。更重要的是,方才其生机微芒稳定下来的瞬间,老夫似乎捕捉到了一丝……极其微弱的、仿佛来自天外、与此界法则迥异的波动与之呼应。”

赵磐目光一凝:“师叔是指……有外力介入?或者说,他的状态,与宗门之外、甚至此界之外的某些存在产生了联系?”

“未必是主动的介入,更可能是某种……因果层面的牵引,或者缘法的共鸣。” 云鹤真人缓缓说道,语气中也带着一丝不确定,毕竟这个猜测太过玄奇,“或许是某种跨越了无尽星海的、纯粹而强烈的意念;或许是众生祈愿汇聚的纯净愿力;又或者……是与他命运轨迹紧密交织、羁绊极深之人的灵魂呼唤?” 他看向玄木和赵磐,眼神深邃,“有些联系,超越空间,无视距离。我等无法以常规力量直接施加影响之处,或许那冥冥之中、玄之又玄的因果线,可以做到我等做不到的事情。”

这个想法,已然触及了命运、因果、缘法等至高法则的领域,纵然是云鹤真人,也只能凭借高深修为和灵觉进行推测,无法证实。

他收敛心神,做出决断,对赵磐与玄木吩咐道:“当务之急,是稳住此地,为那点生机微芒争取时间。老夫会亲自在此布下‘太虚蕴灵阵’ 。此阵并非强行汇聚或灌注灵气,而是借天地之势,营造一个滋养万物灵性、稳固存在本质的温和环境,如同为初生的嫩芽提供一个不受风雨侵扰的温室,最大程度地保护那点生机不散不失。”

“至于你二人,” 他目光转向赵磐与玄木,语气转为严肃,“需立刻返回,主持大局。一方面,对冯志远及其党羽的审讯需加紧,务必挖出更深层的幕后黑手,肃清内患;另一方面,宗门经历此番动荡,需你二人合力稳定人心,恢复秩序。同时……” 他顿了顿,加重了语气,“需格外留意宗门内外,是否出现任何可能与苏杨相关的、超乎常理的迹象、信息或人物。无论是看似荒诞的传闻,还是无法解释的异象,皆不可轻易放过。”

赵磐与玄木对视一眼,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沉甸甸的责任与不容置疑的决心。苏杨生机的出现,不仅带来了奇迹的希望,也让后续的行动增添了新的变数和目标。

“谨遵师叔之命!” 两人齐齐躬身,肃然应道。

玄木真人最后转过身,目光仿佛能融化万载玄冰,深深地、深深地凝视着那幽暗的洞窟入口,如同在与冰封中的弟子进行着无声的交流。他嘴唇微动,以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,立下誓言:“徒儿,无论如何,坚持住!为师纵然踏遍千山万水,穷尽碧落黄泉,也定会为你寻得那一线归来之机!”

言罢,不再犹豫,与赵磐同时化作一青一黄两道凌厉的流光,冲天而起,瞬间消失在远方的天际。他们离去的背影,带着肃杀,也带着一份新的、沉重的期盼。

云鹤真人目送二人离去,随即收敛心神,袖袍一挥,数十杆散发着朦胧微光的玉质阵旗凭空出现,随着他玄奥的法诀指引,悄无声息地没入洞窟入口周围的虚空之中。他开始小心翼翼地布置“太虚蕴灵阵”,每一道法诀的打出,每一次阵旗的落位,都力求完美,不敢有丝毫差错,生怕一丝灵力涟漪,都会惊动洞窟内那脆弱的奇迹。

洞窟之内,在那悄然降临的、几乎无法感知的阵法之力滋养下,那点深藏于寂灭核心的本源微光,似乎汲取到了一丝极其稀薄却至关重要的“稳定”因子,其闪烁的频率微不可查地降低了一丝,对周围寂灭道韵的吸收与转化过程,也仿佛因此而顺畅了那么微不足道的一丝。

而更令人难以察觉的是,那连接着遥远蔚蓝色星球的无形通道——那四条由四个女孩极致执念、经由共振效应构筑的意念之桥——在经历了之前的剧烈波动后,并未因距离而衰减消散,反而因为洞窟这边生机微芒的初步稳定与“太虚蕴灵阵”提供的温和环境,而变得更加坚韧、清晰,甚至通道中流淌的那份牵挂与呼唤,也似乎更加容易被那点微芒所感知和接纳。

奇迹的种子,已在绝对的死寂中埋下,并悄然萌发出了一丝超越理解的嫩芽。能否顶开坚冰,沐浴阳光,既需要内部那点真灵不昧的顽强挣扎与对寂灭的持续转化,也需要青岚宗这边提供的稳定“温床”,更需要来自星海彼端,挂念他的和想念他的人,日以继夜、永不放弃的、温暖的呼唤与意念支持。

希望,如同风中残烛,微弱,却已真实地点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