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而,现实却给了他沉重的打击。第三份材料在炼丹过程中化为灰烬,第四份材料同样未能幸免,第五份材料也以失败告终……苏杨的心情愈发沉重,但他并没有放弃,继续尝试着用第六份材料炼制丹药。
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苏杨的额头渐渐渗出汗水,他紧盯着炼丹炉,不敢有丝毫松懈。终于,炼丹炉中的火焰渐渐熄灭,苏杨满怀期待地打开炉盖,却只看到一堆黑漆漆的药渣。
他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,心中一阵绞痛。这些药渣和空了一半的材料袋,仿佛在嘲笑他的无能。这可是整整三十块灵石啊,就这样白白浪费了!苏杨心疼得直抽抽,他觉得自己的努力都白费了。
他停下来,没有继续盲目尝试,而是坐在椅子上,闭上眼睛,仔细回想这六次失败的过程。突然,他灵光一闪:“炼丹时控制火候、融合药性,不就跟《万象运枢经》里说的‘气机流转’‘阴阳调和’是一个道理吗?之前修炼时,我能靠气运感应引导灵气,炼丹说不定也能用同样的方法!”
这个想法让苏杨眼前一亮。他决定不再完全死记硬背丹方步骤,而是尝试用气运感应去感知药材的 “气”。他拿起一株凝血草,放在手心,运转气运之眼去感应 —— 能清晰地 “看到” 凝血草里蕴含着温和的 “生机之气” 和一丝 “热性”;再拿起一片清灵叶,里面则是 “清凉之气” 和 “寒性”。
“原来每种药材都有自己的‘气’,炼丹就是要让这些‘气’和谐融合。” 苏杨恍然大悟。
第七次尝试,苏杨先将丹炉预热,然后拿起一株凝血草,用气运感应仔细 “看” 着它的 “气”,等丹炉温度和凝血草的 “热性” 达到平衡时,才慢慢将其投入炉中。同时,他用神识包裹着药液,用气运感应监控着药液的变化,当感觉到药液的 “气” 变得稳定时,才小心翼翼地加入清灵叶,用灵力引导着清灵叶的 “清凉之气” 与药液的 “生机之气” 慢慢融合。
加入沼泽苔后,苏杨深吸一口气,将灵力分成均匀的八股,按照玉简里的 “凝丹诀”,缓缓注入丹炉,包裹住融合后的药液,向内压缩。
“嗡 ——” 丹炉轻轻震动了一下,一股淡淡的、带着清凉气息的药香从排气口飘了出来!
苏杨心中一喜,连忙稳住心神,继续用灵力温养药液,不敢有丝毫懈怠。又过了一刻钟,他感觉炉内的药液已经凝固成丹,才慢慢熄灭火源,打开丹炉。
炉底躺着三颗圆滚滚的淡绿色丹药,虽然表面有些粗糙,色泽也不够均匀,还带着细小的杂质,但确实是成型的回春散!
“成功了!我终于成功了!” 苏杨激动得差点跳起来,他小心翼翼地将三颗丹药收进玉瓶,摸了摸额头上的汗 —— 这一炉炼丹,几乎耗尽了他所有的精神力,但结果无疑是值得的。
有了这次成功的经验,苏杨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第八份材料,他更加熟练地运用气运感应,不仅顺利炼出了丹药,还将成丹数量提升到了四颗,丹药表面也光滑了不少;第九份材料,他调整了药材的比例,炼出了五颗丹药,其中还有一颗颜色更绿、药香更浓的中品回春散!
十份材料用完,苏杨总共炼出了十二颗回春散,其中下品十一颗,中品一颗,成丹率达到了三成多,已经超过了考核要求。虽然成本只收回了一半(十二颗下品回春散在坊市能卖三十块灵石),但他已经掌握了炼丹的技巧,只要继续练习,成丹率和品质肯定还能提升,到时候盈利根本不是问题。
接下来的两个月,苏杨一边继续啃《灵草基础图解》,熟记更多灵草的药性,一边用卖星雾兰剩下的灵石购买回春散材料,疯狂练习炼丹。他的进步飞快 —— 从最开始的三成成丹率,慢慢提升到四成、五成,甚至偶尔能达到六成;丹药品质也越来越好,中品回春散的比例越来越高,还炼出了两颗上品回春散。
他还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炼丹方法:用气运之眼感应预判药材的 “气”,用《万象运枢经》的法理引导药性融合,再根据药液的变化调整火候和灵力输出。这套方法虽然不符合传统炼丹术的步骤,却异常适合他,炼丹效率远超同阶段的学徒。
考核的日子越来越近,苏杨却一点都不紧张,反而信心满满。他看着储物袋里装着的几十颗回春散,嘴角忍不住上扬 —— 他仿佛已经看到,一条通往炼丹师的康庄大道在自己脚下展开,而这条路,不仅能让他快速积累资源,还能大大提升他在青岚宗的地位,离 “回归地球” 的目标又近了一步。
“炼丹考核,我肯定能过!”苏杨紧紧地握着拳头,仿佛手中握着的不仅仅是拳头,还有他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。他的目光坚定而明亮,仿佛能够穿透那重重迷雾,看到自己成功的那一天。
他已经开始在心中默默地规划起考核后的日子。一旦成为炼丹学徒,他便要立刻申请进入炼丹阁学习。那里是炼丹师们的聚集地,也是他梦寐以求的地方。
在炼丹阁里,他将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炼丹知识和技巧,与其他优秀的炼丹师交流学习。他相信,只要自己努力,一定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炼出聚气丹的方法,甚至有可能炼制出更高阶的丹药。
到那时,他的名字将会在门派中传开,内门弟子们也会对他另眼相看。毕竟,炼丹师可是门派中非常重要的存在,能够炼制出高品质丹药的炼丹师更是备受尊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