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2章 墨敕乱·朱砂斩(2 / 2)

张启贤强自镇定:“回娘娘,是……是按规程办理。”

“哦?”锦书拿起磁棒,在调令的印鉴旁轻轻一扫。

什么都没有发生!

殿内一片死寂!

锦书目光瞬间锐利如刀,直刺张启贤:“张侍郎,这‘墨敕’上的玉玺,为何激发不了‘朱砂密鉴’?”

张启贤噗通一声跪倒,浑身颤抖:“臣……臣不知啊!这……这定是有人陷害!”

“陷害?”锦书冷笑,又从托盘中取出一份空白的、盖有磁泥假玺的绢帛,“那这从你心腹孙敬别院搜出的空白伪诏,又作何解释?!”

证据确凿!张启贤面如死灰,瘫软在地。

锦书眼中杀机毕露,她早已查实,张启贤乃是孝端静皇后安插在吏部的核心棋子之一,多年来利用职权安插党羽,祸乱朝纲!

“乱臣贼子,欺君罔上,罪无可赦!”锦书厉声喝道,“来人!将张启贤,拖出殿外,立斩示众!”

侍卫如狼似虎上前。张启贤绝望挣扎,被拖行经过殿侧那挂珍贵的红珊瑚珠帘时,竟猛地挣脱,一头撞向廊柱!血花四溅,几点殷红恰好溅上了锦书的裙裾和脸颊!

锦书眉头都未皱一下,任由血珠顺着脸颊滑落,冷冷道:“畏罪自尽?便宜你了!曝尸三日,以儆效尤!”

满朝文武,噤若寒蝉,被皇后这突如其来的铁血手段震慑得魂飞魄散。

承民线:暗夜焚城

与此同时,萧承民的行动更加隐秘而彻底。根据孙敬、张启贤等人提供的零星线索和影卫的深入调查,他锁定了几处可能是孝端静皇后势力藏匿赃款、密谋据点的地方,尤其是京城富商王百万的府邸和库房。此人与张启贤过往甚密,且其财富来源可疑。

是夜,月黑风高。萧承民亲率一队绝对忠诚的影卫和御林军高手,突袭了王百万府邸。果然,在其地下密室中,搜出了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、古玩字画,以及大量尚未使用的空白官文和伪造印信!更发现了与北狄来往的密信线索!

萧承民怒极反笑,下令:“将所有赃物,连同这藏污纳垢之所,给朕一并焚了!”

冲天大火在王百万府邸燃起,照亮了半个京城。火势最旺时,萧承民命人将搜出的主要金银元宝投入烈火之中,熔化成炽热的金汁银液,然后引入事先准备好的、雕刻着“清”、“白”、“忠”、“廉”等字样的巨型陶范中。

一夜大火,焚尽污浊。黎明时分,火焰熄灭,废墟之上,赫然立起一尊高达九尺、由赃银熔铸而成的巨鼎!鼎身铭刻着历代清官廉吏的姓名事迹,以及萧承民亲笔题写的“尔俸尔禄,民脂民膏”八字警言!

此鼎被命名为“清白鼎”,立于京城闹市,昭告天下!

血色温情

肃贪行动持续了数日,朝堂风气为之一清。养心殿内,烛火摇曳。萧承民看着卸去钗环、正对镜擦拭脸上已干涸血点的锦书,走上前,拿起湿帕,轻柔地帮她擦拭。

“今日殿上,皇后杀性愈重了。”他语气听不出喜怒,指尖拂过她细腻的肌肤,感受到一丝凉意。

锦书抬眼,从镜中看着他,目光清澈而坚定:“乱世用重典。非常之时,行非常之事。臣妾之杀,只为涤荡妖氛。”她顿了顿,反手握住他执帕的手,指尖沾了一点案上朱砂,轻轻点在他的眉心,留下一抹嫣红,唇角微扬,带着一丝罕见的、近乎妖娆的挑衅,“不及陛下昨夜……焚城之火,铸鼎之威。”

那一点朱砂,如同烙印,灼热了他的肌肤。萧承民凝视着她眼中倒映的烛火和自己眉心的红痕,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——有痛惜,有骄傲,有共鸣,更有一种并肩作战、生死与共的深刻羁绊。他俯身,吻了吻她的额头,低声道:“这烈火与鲜血铺就的路,朕与你,一起走下去。”

帝后携手,以科技之巧思与帝王之铁腕,再破危局。然而,“墨敕”案虽告破,但其背后展现出的伪造技术之高超、组织之严密,让萧承民和锦书意识到,孝端静皇后掌握的资源和手段,远超想象。那尊矗立在废墟上的“清白鼎”,既是警示,也是挑战。下一次,那条隐藏的毒蛇,又会从哪个阴暗的角落,射出怎样的冷箭?

(第92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