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旁的太医闻言,骇得几乎瘫软:“金……金线蛙?娘娘,可是那传说中生于滇南瘴疠之地、其背有金线、遇热则毒力激增十倍的奇毒?”
“正是此毒!”锦书心有余悸。此毒阴损至极,本身毒性虽烈,但若在常温下,银针难测,入水无色无味。可一旦遇热,比如被人体温加热,或是接触热食热饮,毒性便会猛烈激活,顷刻间夺人性命!那试菜太监定是试吃了本身冰镇的甜瓜,瓜肉冰凉,毒未发作,待他回到值房,体内温度使残留瓜汁中的毒素激活,才骤然毙命!若是这瓜盅直接呈给陛下,陛下或许会放置片刻回温再食用,那后果……
锦书不敢再想下去。她立刻下令:“将所有接触过这批甜瓜的人,全部隔离审查!查清这批甜瓜的来源、经手之人!”
消息迅速报给正在御书房与心腹大臣议事的萧承民。闻听“金线蛙毒”四字,萧承民眸中瞬间结满寒冰,手中的朱笔“咔嚓”一声被捏成两段!竟有人用如此诡谲的毒物谋刺于他,甚至险些波及锦书和珩儿(若他们一同用膳)!这已触及他绝对的逆鳞!
“查!给朕掘地三尺,也要把这下毒的魑魅魍魉揪出来!”天子的怒火,让整个皇宫都为之震颤。
皇帝的影卫和刑部最精干的仵作、探案高手同时介入,调查效率极高。甜瓜是岭南进贡的佳品,一路由专人护送,入库、清洗、雕刻,环节众多。但追查到最后,所有线索都隐隐指向一个地方——皇宫西北角,那处早已荒废、人迹罕至的冷宫区域。
据一名负责清洗瓜果的小太监颤巍巍回忆,这批甜瓜入库前,曾暂时存放在靠近冷宫外墙的一个阴凉处,而冷宫的废弃荷塘,近年来似乎总有异常的蛙鸣声,与其他地方的蛙声不同。
“冷宫……”萧承民眼中寒光一闪。他登基后,并未对前朝后宫进行大规模清洗,尤其是那些无子的妃嫔,大多迁居别苑,唯有前太子妃李氏,因家族罪孽深重,被废后一直囚于冷宫。难道是她?
事不宜迟,萧承民亲自率领侍卫,直奔冷宫。锦书放心不下,也一同前往。
冷宫荒草萋萋,断壁残垣,与皇宫其他地方的富丽堂皇形成鲜明对比。那方废弃的荷塘更是散发着浓重的腐臭气味,水面漂浮着厚厚的绿藻。
“仔细搜查荷塘!任何可疑之物,都给朕捞上来!”萧承民下令。
侍卫们忍着恶臭,下水摸排。果然,没过多久,一名侍卫在淤泥深处摸到一个硬物,费劲地拖拽上来——竟是一个尺许见方、做工精巧的鎏金铜匣!虽然被淤泥包裹,但依旧能看出其不凡的工艺,匣盖上,赫然雕刻着清晰的五爪蟠龙纹饰——这是唯有东宫才能使用的徽记!
金匣被小心清洗干净,呈到帝后面前。匣子密封极好,边缘用特殊的蜡封住,但一侧有几个细微的小孔。萧承民示意侍卫小心打开。
匣盖开启的瞬间,一股浓郁的、与那甜瓜盅上残留的类似腥气扑面而来!匣内铺着湿润的苔藓,苔藓上,赫然趴着三只通体碧绿、背上有着耀眼金线的怪蛙!金线蛙似乎受到惊扰,鼓动着腮帮,发出低沉怪异的鸣叫。
而在蛙群的旁边,还散落着几片干枯的、形状奇特的紫色花瓣。
锦书一眼认出:“紫魇萝!此花花瓣的汁液,若与金线蛙的分泌物混合,能产生致幻迷雾!这匣子……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毒源!有人在此处豢养金线蛙,利用冷宫人迹罕至的环境掩人耳目。那些小孔是透气孔,也是毒气缓慢散逸的通道。这荷塘附近的蛙鸣异常,定是受此影响。而甜瓜……很可能是在存放时,被刻意引导的、携带了蛙毒微量分泌物的虫蚁爬过,或是被人用沾染毒液的东西轻微擦拭过,才带了毒!”
人证物证俱在,且指向性如此明确——前东宫旧物,冷宫,前太子妃!
萧承民脸色铁青,目光如刀锋般扫向冷宫深处那间最破败的宫室。他接过侍卫递来的、从金匣暗格中找出的一枚小小的、刻有“李”字的玉牌,指节因用力而泛白。
“李氏……你好大的狗胆!”帝王之怒,如同雷霆即将爆发。
然而,就在众人以为真相大白,即将擒拿元凶之际,一名被派去监视李氏的影卫却匆匆来报,面色古怪:
“陛下,娘娘……废妃李氏,一个时辰前,已在冷宫寝殿内……悬梁自尽了!桌上留有一封血书!”
自尽了?
萧承民和锦书对视一眼,均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惊疑。这未免太巧了!毒杀阴谋刚刚败露,主犯就及时自尽?是畏罪自杀,还是……被人灭口?那封血书,又写了什么?
(第76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