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0章 剖心取玉(1 / 2)

皇帝临终前那一声充满怨毒的指控,如同淬毒的冰锥,狠狠刺穿了紫宸宫短暂的平静。“你这逆子……竟敢……下毒……害朕……”这断断续续、却清晰无比的遗言,伴随着喷溅的黑血和圆睁的怒目,将李承民瞬间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。

殿内死寂。空气仿佛凝固,每一道目光——惊骇、怀疑、恐惧、乃至幸灾乐祸——都如同实质的针,扎在李承民挺直却僵硬的脊背上。父皇的指控,来自九五之尊的临终之言,其分量足以压垮任何辩解!弑君弑父,乃十恶不赦之首罪!一旦坐实,莫说登基,他李承民立刻将成为天下共诛之的逆贼!

太子的阴谋虽已败露,但这最后、最恶毒的一击,才是真正的绝杀!无论真假,这盆污水,已泼到了他身上,且难以洗清!

李承民的脸色在瞬间的震惊后,恢复了冰封般的冷硬,唯有紧握的双拳,指节因过度用力而泛白,泄露了他内心翻涌的惊涛骇浪。他缓缓抬起头,目光扫过殿内神色各异的宗室重臣和太医,最后落在龙榻上那具迅速失去温度的尸体上,眼神深邃如寒潭,不见底。

“父皇……神志昏聩,为奸人所惑。”他声音低沉,带着一种压抑到极致的平静,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威压,“本王,从未对父皇有过不臣之心。”

辩解苍白无力。在皇帝遗言面前,任何言语都显得空洞。

就在这时,一道清冽而坚定的声音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:

“陛下并非单纯病逝,而是中毒身亡!且所中之毒,绝非一种!”

众人骇然望去,只见崔锦书已快步走到龙榻前,不顾礼仪,直接伸手搭上皇帝尚未完全僵冷的手腕,凝神诊脉。她的动作专业而迅速,眼神锐利如刀。

“陛下脉象虽绝,但尸身表征有异!”她抬起皇帝的眼睑,观察瞳孔,又仔细查看其口唇、指甲的颜色,“面色青中带紫,指甲根部有黑色线纹,口唇虽紫却边缘泛绿……此乃多种剧毒混合侵蚀之兆!”

她猛地转身,目光灼灼地看向为首的太医令王院判:“王大人,陛下近日所服药剂,除常规参汤安神丸外,可还用过其他特别之物?尤其是……来自东宫或皇后所献之物?”

王院判早已吓得魂不附体,扑通跪地,颤声道:“回……回王妃……陛下……陛下前日确曾服用过皇后娘娘献上的一颗‘解毒金丹’……说是……说是海外仙师所赐,能解百毒……当时陛下服后,气息似有好转,但……但不久便再次昏迷,直至……”

“解毒金丹?”崔锦书瞳孔一缩!正是那枚刻有北狄狼图腾的丹药!“那金丹现在何处?”

“已……已按例封存,待查……”

“取来!”崔锦书厉声道。

很快,那枚暗红色的诡异金丹被取来。崔锦书接过,指尖运力,捏碎外层蜡衣,仔细嗅闻、观察丹药内里。她又取来银针探入皇帝喉间残留物,银针瞬间变得乌黑!

“醉仙藤之毒,缠绵脏腑;此金丹之毒,霸道猛烈!两毒相冲,加速血脉崩坏!”崔锦书声音冰冷,斩钉截铁,“陛下是被人以慢性毒药削弱根基,再以猛毒瞬间激发,造成暴毙!此乃精心策划的谋杀!”

殿内再次哗然!双毒相冲!谋杀!

“即便如此,又如何证明与八王爷无关?”一位偏向太子的老亲王阴沉着脸问道,“或许是八王爷指使他人下毒呢?”

“证明?”崔锦书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,目光扫过众人,最终定格在李承民脸上,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,“要证明清白,唯有……开膛验尸!取出毒源,一看便知!”

开膛验尸?!对皇帝龙体动刀?!

此言一出,如同惊雷炸响!所有人都惊呆了!这是大不敬!是亵渎!是闻所未闻的疯狂之举!

“妖女!你敢!”老亲王气得浑身发抖。

“有何不敢?!”崔锦书毫不退缩,声音清亮,压过所有质疑,“陛下含冤而死,真凶逍遥法外,若因区区礼法而让真相蒙尘,让弑君恶徒窃据高位,才是对陛下最大的不敬!对江山社稷最大的危害!今日,我崔锦书,便要以这双手,剖开迷雾,取证于龙腹!”

她转身,对李承民深深一礼:“王爷,请准臣妾,为陛下,也为王爷,验明正身!”

李承民深深地看着她,看着她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坚定与无畏,看着她单薄身躯里迸发出的、足以撼动乾坤的勇气。他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,有震撼,有担忧,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。最终,他缓缓颔首,只吐出一个字:

“准。”

命令一下,再无转圜余地。

崔锦书立刻命人准备。她不需要旁人帮手,只要求一间静室、热水、烈酒、白布,以及——她那柄随身携带、以寒髓玉碎片精心打磨而成的、薄如蝉翼、锋利无比的手术刀!

龙体被小心移入偏殿静室。所有闲杂人等被屏退,只留李承民、影七及两名绝对心腹的太医在场见证。气氛凝重得如同铅铸。

崔锦书净手,焚香(以示尊重),戴上特制的鹿皮手套。她站在龙榻前,看着皇帝安详却透着诡异的遗容,深吸一口气,排除所有杂念。这一刻,她不是王妃,只是一个追求真相的医者。

寒髓玉刀在她指尖闪烁着幽蓝色的寒光。她手腕稳定,目光专注,沿着皇帝胸腹中线,精准而迅速地划下!刀锋过处,皮肉分开,竟无多少鲜血流出,可见毒素已严重破坏了肌体机能。

她动作熟练,避开主要血管,层层深入,最终暴露出发黑、肿胀的胃囊。胃囊壁上,附着着尚未完全溶解的丹药残渣,以及被腐蚀出的可怕溃疡面。而在胃囊底部,她小心翼翼地用玉刀剥离出一层极其纤薄、几乎与胃壁融为一体的、类似鱼鳔或特殊肠衣制成的透明薄膜!薄膜内,残留着少许暗绿色的粘稠液体,散发出与那“解毒金丹”相似的刺鼻气味!

“就是此物!”崔锦书用玉钳夹起那薄膜,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难掩激动,“这层毒囊薄膜,包裹着猛毒,外层以延缓溶解的材料制成,服下后,会在胃中停留一段时间才破裂释放剧毒!与慢性毒药形成对冲,造成暴毙假象!而能制作如此精巧毒囊,并有机会接近陛下药膳者……”

她的话没有说完,但意思已不言而喻!东宫!皇后!只有他们有能力、有机会做到!

证据确凿!

李承民看着那取自父皇体内的毒囊,眼神冰冷如万载寒冰,周身散发出的煞气,让整个静室的温度都仿佛下降了几分。

信仰权谋终章:宫门证清白

取得铁证后,李承民没有丝毫犹豫。他深知,必须立刻将真相公之于众,粉碎太子的最后污蔑!

他命人将皇帝遗体妥善缝合整理,以帝王之礼暂厝。随后,他亲自捧着那个盛放着致命毒囊的玉盘,在崔锦书和金鳞卫的护卫下,走出紫宸宫,径直来到昨日才经历血战的玄武门前!

此时,宫门外依旧聚集着大量被各种流言牵引、人心惶惶的官员和百姓。太子余党仍在暗中煽动,皇帝“被八王毒杀”的谣言已开始扩散。

李承民的出现,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。他一身玄甲未卸,血迹已干涸发黑,衬得他脸色愈发苍白,但身姿依旧挺拔如松,眼神锐利如鹰。他一步步走上昨日喷血显字的蟠龙石柱旁的高台,将手中玉盘高高举起!

“诸位臣工!京城百姓!”他的声音因伤势和连日的操劳而沙哑,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,“昨日,父皇驾崩,临终前受奸人蛊惑,对本王有所误解!”

台下顿时一片骚动。

“然,父皇之死,并非天年,而是——被人以极其阴毒的手段谋害!”李承民声音陡然转厉,目光如电,扫过全场,“谋害父皇者,正是昨日被揭穿通敌献丹的皇后,及其子——监国太子李承乾!”

他猛地将玉盘倾斜,让众人看清盘中那诡异的薄膜和残液:“此物,乃从父皇龙体胃中取出!内藏剧毒,与外服之慢性毒药相冲,致父皇暴毙!而制作此毒囊所需的一味罕见药材‘鬼面蛛丝’,经查,仅东宫药库特有库存记录!”

铁证如山!来自皇帝体内的证据!加上药库记录!太子的罪行,已无可辩驳!

人群彻底炸开了锅!惊骇、愤怒、难以置信的情绪交织!

然而,就在这真相大白、人心激愤的时刻,天际异变陡生!

原本晴朗的天空,太阳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一团黑影吞噬!日食!而且是罕见的、几乎完全覆盖的日全食!

天地间迅速昏暗下来,如同黑夜提前降临!寒风骤起,气温骤降!一种莫名的恐慌在人群中蔓延开来!古人视日食为天大凶兆,往往与帝王驾崩、江山易主等重大变故联系在一起!

“天狗食日!”

“大凶之兆啊!”

“是不是……是不是八王爷……”恐慌中,有人再次将异象与李承民联系起来。